投訴:“自來水有很大臭味”
27日22點開始,惠州江北、下角、上排等片區多名網友發帖反映自來水有異味。據網友們描述,“自來水水質清澈,沒有雜質,跟平常一樣,也不會渾濁,但是聞起來會有一股腥臭味”、“洗澡時打開水龍頭就聞到一股臭水溝的氣味,洗一下手整只手都臭”、“自來水有很大的消毒水味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開水龍頭洗澡,感覺到臭味后要立即找瓶裝水擦洗,但整晚都睡不著,渾身不舒服,癢癢的”……28日凌晨時分,在西子湖畔論壇上可搜到數十個類似內容的帖子,每個帖子均有不少人點擊和跟帖。當日上午仍有部分市民反映自來水中臭味仍然存在,南都記者走訪江北江畔花園、麗日百合、雙城國際、宏益公館等社區,居民普遍反映自來水有很大臭味。
回應:“東江水源泥腥味較重”
針對這一問題,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小鴻等人昨日上午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27日晚該公司客服中心也陸續接到有客戶反映個別片區水有異味的投訴,針對客戶和網友反映的問題,該公司立即進行了調查處理。
供水公司回應稱,27日晚惠州市水質檢測綜合服務有限公司連夜對該公司水廠出廠水和相關片區的管網水實施了應急跟蹤檢測,除了部分區域出現水有異味,其他檢測項目均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經過調查發現,水中出現的異味是由于近期氣候反常,造成東江水源泥腥味較重。對此,該公司立即采取緊急措施,調整了氯氣的投加量,并增加投放活性炭。雖然水中有余氯味或泥腥味,但自來水煮開后味道會減弱,對人體健康并無影響,“建議大家將自來水充分煮開后再飲用”。
進展:28日一早自來水已恢復正常
據李小鴻介紹,隨后,該公司還及時跟進相應應急措施:一是強化水處理工藝,包括在原水取水泵房持續投加活性炭、針對水廠出廠水合理投加消毒氯氣;二是加強水質檢測頻率;在全面加強水廠生產在線實時監測的同時,由市水質檢測綜合服務有限公司對出廠水每小時檢測1次,對相應的管網水每兩小時檢測1次。
據悉,28日一早,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派出多組工作人員分赴江北、下角和上排等受影響較明顯的片區進行排查和處理,經調查,通過上述應急措施之后,大部分小區的自來水已恢復正常,無明顯的異味。在走訪中,供水公司工作人員還建議各小區物業管理單位對二次供水設施中原有的自來水進行放空后再重新蓄水。
針對江北等片區水中出現異味的問題,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專門發布了《關于市區個別片區水中出現異味的通告》。此外,惠州市水質檢測綜合服務有限公司對江北水廠出廠水進行了取樣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出廠水涉及的常規項目(包括渾濁度、臭和味、色度、肉眼可見物、PH、游離余氯、耗氮量、氨氮等)檢測值均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限值要求,即水樣檢測項目達標。
[解密]
水源水質每日監測 養魚檢測毒性指標
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是如何保障水質安全?南都記者昨日走訪了解到,水廠是自來水生產凈化的主要環節,在這里,通過絮凝、沉淀、過濾、消毒4道主要工序的層層凈化,原水變成了清亮的自來水。
水源保護區多年未發現污染源
據李小鴻介紹,江北水廠的取水口位于東江汝湖蝦村段,該水源水質經市環保部門檢測,常年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類水質標準,水質優良。
如果東江水不能用了,惠州市區有應急水源嗎?目前惠州市區應急備用水源包括觀洞水庫、紅花湖及西枝江,“其中觀洞水庫在正常情況下,可滿足市區一個月左右的生活用水需求。”
據了解,為保護水源,目前市區潼湖、江北、河南岸和橋東4個水廠吸水口保護區內飲用水源均實施了嚴格的監督管理,在水源保護區上下游設立了水源保護標志牌,每月對水源保護區進行一次聯合巡查,每周由水廠組織巡查一次,并做好詳細的巡查記錄。在水源水質監測方面,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每天都對水源水進行監測。此外,市環保有關部門還定期對水源水進行監測。多年來,水源保護區內未發現有污染源,未出現水源污染事故。
生產流程24小時在線監控
為了保障飲用的自來水符合相關標準,該企業還要進行三級水質檢測,即水廠制水車間初級檢測→水廠化驗室檢測→水質檢測綜合服務有限公司檢測。水質檢測公司每天對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水等進行日常規分析檢測,每月對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水進行一次全分析檢測,市區還設有管網取水點,定期進行檢測。
以江北水廠為例,為提高供水水質,該廠采用了先進的工藝和設備。水廠生產工藝采用常規處理工藝:絮凝反應、沉淀、過濾、消毒,選用網格絮凝池、平流式沉淀池和“V”形濾池工藝的凈水構筑物。在廠區凈水過程中,整個凈水系統實現了全過程的自動化生產和全過程控制。此外,江北水廠還為生產設定了嚴格的水質內控指標,濾前水渾濁度控制在3~5N T U (N TU為國標渾濁度單位),濾后水和出廠水控制在0.5N T U,控制要求優于《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的1N T U。3家水廠均采取了國內成熟的常規凈水工藝,投藥、投氯等系統基本采用進口設備,生產流程實行24小時在線監控。
主要工序都設置了生物檢測池
在江北水廠自動化控制中心,有一個魚缸,是一個生物檢測池,它可以檢測生活飲用水工藝中最直接的毒性檢測指標。“一旦水質有異,這些魚就會有直接反應,我們將立即啟動相應應急體系。”據李小鴻等人介紹,在水廠整個生產工藝中,在四道主要工序都設置了這種生物檢測池,有工作人員和攝像頭實時監控。
粉末活性炭投加設備,就是為了應對突發性水源污染的。一旦原水因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污染,造成水體富營養化,藻類等微生物急劇繁殖,水廠將在常規工藝的基礎上,增加粉末活性炭投加工序,可以有效降低受污染源水的濁度、揮發酚、臭味等,對有機污染和還原性無機物質污染也有較好的去除效果。水廠有安全生產管理小組,建立起三級水質管理架構,并制定了與水廠生產相關的5套應急預案,以應對多種突發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