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大物博,自然資源豐富,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對于能源日趨緊張的中國來說,意義非凡。近年來,隨著國家節能政策的大力推行和國民節能環保意識的提高,環保產業在中國的發展日久彌新。污水源熱泵,主要是以城市污水作為提取和儲存能量的冷熱源,借助熱泵機組系統內部制冷劑的物態循環變化,消耗少量的電能,從而達到制冷制暖效果的一種創新技術。憑借著節能環保和經濟高效的特性,如今污水源熱泵技術已經發展為采暖制冷領域新的趨勢,未來這一技術有望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目前城市污水年排放量已近700億噸。城市的低位廢熱約有四成存在于污水中,如果能合理回收這部分低位熱量,將城市污水處理的水量和熱量同時回收起來,既可實現城市廢熱的再利用、變廢為寶,同時又可開發出一種新的可再生清潔能源利用方式。
令人掩鼻的城市污水變成了冬季供暖的材料,以前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可如今,卻變成了事實。
1月9日,萊西市首個污水源熱泵項目——萊西鳳凰印染污水源熱泵項目開始投入運行。此項目主要建設污水換熱機房和熱泵機房,建筑面積218平方米,架設管網2300米,總投資780萬元。項目建成后,主要通過回收青島鳳凰東翔印染有限公司生產廢水的余熱,用于前疃換熱站區域內居民冬季取暖。預計會替代現有10萬平方米的供熱面積,每年可減少標煤消耗2000噸,減排SO2排放物33噸,減排NOx排放量31.22噸,減排煙塵19噸。
2014年11月3日,沈陽市洪區吉力湖街的陽光100國際新城,該樓盤二期實際供熱面積達到了100萬平方米,是目前全國最大的污水源熱泵技術供暖小區。僅一個采暖期就可節約燃煤3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89100噸,二氧化硫255噸,氮氧化物222噸,同時實現PM2.5零排放。實現PM2.5零排放。
日前,青島市首個高效原生污水源熱泵集中供暖項目在城陽區前海馨苑小區建成,由熱電集團金海熱力公司投入運行。前海馨苑小區建筑面積約5萬平方米。該工程的成功實施,每年可節省原煤450噸,減排二氧化碳800噸、二氧化硫2000公斤、氮氧化物1800公斤、粉塵9000公斤。
由此看來,污水源熱泵的運用對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提高環境空氣質量、促進新能源示范應用、保護生態環境有著重要意義。不過專家也指出,目前我國的污水源熱泵尚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整個系統在技術環節上仍存在缺陷。由于城市污水成分復雜,化學特性不穩定,中間含有多種懸浮物、絮狀物以及生活垃圾等物質,造成一些污水源熱泵項目弊端的出現。其中,最關鍵的在于防止管道和機組堵塞、污染與腐蝕,而且后期運營保養也很關鍵,會浪費較大的人力和物力。
雖然,在技術和運營方面污水源熱泵還有待突破,但我們卻看到它厚積薄發的力量。除了加大市場的科普力度之外,政府職能部門也要積極響應,提供配套服務,給與政策和資金支持,從而推動污水源熱泵技術快速發展。來源:慧聰空調制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