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市發改局表示,主要受全市供水“一張網”和經營“一體化”進展較慢所影響,而今年有望實現水價統一并完善階梯水價。
32個鎮街水價標準23個
同城不同價,32個鎮街水價標準竟超過20個。根據市發改局提供的各鎮街水價表,記者發現,各鎮街水價標準相差甚遠,居民用水、非居民用水、特種用水或躉售價格定價上都有較大差異。
以居民用水為例,最高的鳳崗鎮水價高達1.95元一噸,而最低石碣、石排、高埗、企石則僅需1.4元一噸,一噸水價差近4成,為0.55元。而非居民用水上價格差別也較大,從1.5元至2.35元一噸不等,仍是鳳崗非居民用水價格最高。而特種用水水價多鎮街已達成一致,多為3.5元一噸,但在水價標準從2010年9月實施至今的石排鎮,則僅需2元一噸。記者細數了一下,32個鎮街中,不同的水價標準多達23個,部分相鄰鎮街在不同細分的用水上,水價都有一定差異。
“水價差別這么大,對市民來說就不大公平了”,市民劉小姐就表示,盡管水價標準不高,但定價有差別就會帶來不公平性。在劉小姐看來,水價高低應跟供水質量不會有直接關系。“大城區定價那么低,鎮街居民水質難道會比市區還好”,劉小姐表示,每次公布的水質公告,村鎮供水公司的水質明顯會差一些,但大部分高價水卻以鎮街的居多。
記者發現,居民用水中,水價較高的鎮街包括鳳崗(1.95元一噸),塘廈(1.85元一噸),黃江(1.80元一噸),都在1.8元以上,而大城區的居民水價為1.58元一噸而已。
今年有望實現水價統一
對此,市發改局表示,這主要是全市供水“一張網”和經營“一體化”進展無法提速所致。記者了解到,城市供水價格是由供水成本、稅金和利潤構成,而東莞市水價也是在各供水企業供水成本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社會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的。
但由于目前東莞水源結構多樣,原水、制水成本差異較大,直接導致了各鎮街水價不一的怪現狀。市發改局表示,目前東莞市供水企業水源和供水模式多樣,不僅包括了直接購買凈水轉供、在東江直接取水制水、利用東深供水工程原水、利用水庫水等,有些供水企業甚至多種水源混合利用,直接導致這些企業的原水成本、制水成本差異很大。另外,東莞供水經營主體不一,成本差異較大也讓水價無法得到統一。當前東莞市各鎮街供水主體不一,管網不相通,由于供水規模、管網建設、經營管理、售水量等情況不同,使得各供水企業供水成本高低不一,進而影響了水價。
對于這種水價不一的怪現狀,東莞發改部門也準備改善了,要盡快實現全市水價同城同價。根據計劃,今年東莞發改部門將結合水資源費調整和供水成本等變化情況,按水源結構、供水模式等劃分不同區域,分區制訂供水價格調整方案,盡量實現區域內居民水價統一。與此同時,還將按照國家關于居民用水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東莞階梯水價制度。另外,東江水廠正在逐步整合鎮街村級水廠,未來,鎮區水質水價都將更優化。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