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各家媒體關于水質的報道引發不少居民對小區“二次供水”衛生狀況的擔憂。記者今天走訪發現,海口老舊小區蓄水池管理有待規范,甚至有的蓄水池連蓋子都沒有。
小區蓄水池蓋子沒了影
作為供水“最后一公里”的蓄水池二次供水設備是否衛生達標,關系到住戶用水安全,記者走訪海口城區多個小區發現,蓄水池管理有待規范。
海口瓊山區的海怡花園小區是一個老小區,頂樓裝有水泥砌成的蓄水池。記者16日下午在該小區頂樓看到,蓄水池的蓋子沒了影子,池子里面供住戶使用的生活用水直接暴曬在陽光下。池子上方“五花大綁”多根鐵絲用于固定一根抽水管,鐵絲上早已是銹跡斑斑,鐵絲的正下方就是生活用水,意味著如果有銹跡脫落,就會直接掉進水中供應到住戶家中。
記者看見,池子的上方約三分之一的面積還有一層漂浮物。“從來沒有到樓頂看過蓄水池,這一看真是嚇一跳,要是有蟑螂、老鼠掉進去也不知道啊,這樣的水用起來安全嗎?”跟隨記者一起到頂樓查看蓄水池的住戶陳女士擔心小區的用水安全問題。
對于這一擔憂,該小區物業表示“水沒有問題”,物業有關負責人稱,小區一年會請人對蓄水池進行一次消毒,“上周才剛清洗過”。
相比之下,海口郁金香花園小區蓄水池管理更加規范,該小區蓄水池上方裝有蓋子,并且上了鎖,物業一年會安排對蓄水池進行2次消毒。
住戶沒見過水質檢測報告
按照規定,物業必須對小區內的二次供水設備按照每年兩次的頻率進行日常維護,并把水質檢測報告進行張貼告知業主。
記者走訪發現,這項規定成了一紙空文,隨機走訪的9個小區,沒有任何一個小區張貼公示過水質檢測報告,居民就連報告長啥樣都不知道。
“從來沒聽說過有這規定,也沒看到過報告。”海口一小區住戶小文的一句話,道出了許多居民忽視水質安全的心態,記者了解到,多數居民用水安全意識相對淡薄,覺得“水質檢測結果無所謂,用著不出事就行。”
專家提醒少喝生水
記者了解到,針對城中村或老舊小區等監測薄弱地區,海口市疾控中心將開展一次針對性的抽檢,檢測結果將進行通報。
如懷疑用水有問題,該如何安全使用?海口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提醒,開始用水時如發現排出的水略顯發黑,建議用水前先排水5-10分鐘,盡量將管道內存留的水排放完再取水使用,最主要應使用燒開的白開水做飲用水,少喝生水。此外,有的居民表示,家中安裝了凈水器,為何取水還發現有白色顆粒物?海口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提醒,凈水器存在一定的軟化水質和吸附雜質的作用,但作用并不完全。((孫學新 紀燕玲 陳俊旭))來源:南國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