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實施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我們將以全面深化水務改革為主要內容,著力抓好民生水利建設和水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水務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市水務局負責人說。
水利工程穩步推進
2014年,我市積極實施“小康水”行動計劃,截至2015年1月,完成投資35625萬元,占全年目標任務的125%,計劃進度指標排名全省第一,解決了農村7.91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發展農村耕地面積9.59萬畝,建設“五小”工程3850處,新增機井164口。
去年,全市農田水利建設全面提速,成效顯著。全面完成2013年至2014年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總投資7913萬元。2014年至2015年冬春農田水利建設計劃總投資7282萬元,新增、改善、恢復灌溉面積7.34萬畝,可解決5.9萬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2014年12月底已全部完成53個美麗鄉村示范點水利設施配套建設任務,新增有效灌溉面積7010畝。
在重點工程建設中,2014年我市開工建設開陽縣三岔河水庫、三口河水庫和馬落橋水庫3座中小型水庫,繼續推進修文縣金龍水庫、息烽縣枧槽溝水庫和烏當區金家箐水庫的主體工程建設,完成投資11.28億元,并完成2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治理。
在中小河流治理中,貴陽市全面完成開陽縣翁昭河、黃木河治理工程,清鎮市暗流河席關河段和花溪區南明河干流小黃河麥翁河段、長蚱河段、凱倫河段防洪工程,完成投資4580萬元。
在防汛抗旱工作中,我市取得了“7·16”特大暴雨抗洪救災的全面勝利,并及時對我市水庫、塘壩、渠道、泵站、河堤等水毀設施進行修復,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前期已下達資金的水毀設施修復工作。
積極緩解“用水難”
2014年11月15日,我市撤銷貴陽市水利局,將原來由市城管局承擔的城市供水、城市污水處理、河道管理、城區防汛職責和對城市供水、污水處理及回收利用等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方面的監管職責,市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承擔的節約用水職責整合,組建了貴陽市水務管理局。
“此次改革有效打破傳統水務管理職能交叉、政出多門的‘九龍治水’困局,促進了水務事業的健康發展。”市水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這也成為我市打造水務工作升級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4年8月,面對存在多年的用水難題,市委、市政府將“用水難”作為“民生十困”的首要問題,提出2014年年底前扭轉老百姓“用水難”局面的要求。工作中,我市通過采取實施城市管網互聯互通工程、一戶一表改造、二次加壓供水改造等系列措施,共投入經費1.5億多元,維修處理供水故障4000多處,解決和改善60多個小區4.6萬余戶15余萬人的用水難問題。截至目前,全市供水總體正常平穩,市民投訴大幅下降,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今年,除了繼續深入推進各項工程項目的實施,完善城市供水體系和管網建設之外,我市還將起草《貴陽市新建住宅小區供水設施建設維護管理規定》,確保新建住宅供水設施實現規范化管理和運行;按照改變集中式污水處理的思路,規劃新增三橋、小關、大水溝等12座小型污水處理廠;建立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的市場機制,加大再生水基礎設施及雨水利用項目的建設,并修訂《貴陽市城市節約用水規劃》、《貴陽市城市再生水價格標準》,調整居民階梯水價基數,建立引導公眾合理使用水資源的價格體制。
“今年,我們將實施阿哈水庫—中曹水廠水源工程,緩解南部區域供水量不足的問題;繼續完善城市供水體系和管網建設,從戰略高度保障城市用水安全。”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民生為本建好水利
民生水利建設一直是全市水利工作的核心內容。今年,我市將加強骨干中小型水庫項目建設工作,力爭開工建設1——3座中小型水庫;做好2014年至2015年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重點縣建設工作;實施“小康水”行動計劃,解決農村7.2萬人的飲水安全,發展耕地灌溉面積7萬畝;繼續抓好100個美麗鄉村示范點水利基礎建設。
我市今年將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通過抓好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達到供水安全保障、防洪減災成效、水生態安全保障、水管理制度保障四個方面的效果;開展水源區及重點水土流失區的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平方公里;實施開陽縣大石板河、貴州省開陽縣官溝毛坪河、貴州省清鎮市龍灘河等河流的防洪和治理工程,總投資4534萬元。來源:貴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