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報》報道,昨天是“世界水日”,記者從黃浦江上游水源地工程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惠及上海市金山、奉賢、松江和閔行、青浦五區,造福上海西南地區670萬市民的黃浦江上游水源地原水工程全面開工。據悉,其有效庫容量達到525萬m3,在應急狀態下可連續2天供水。黃浦江水源地集中原水供應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青草沙水源地建成通水前,黃浦江松浦大橋取水口一直承擔著為市中心城區供應原水的重要使命,上海西南的金山、松江、奉賢和閔行、青浦五區各自在呈開放式、流動性、多功能的黃浦江干、支流水域就地就近取水,“一區一點”的分散取水格局,使原水水質和供水保障極易遭受流域水體突發水污染等事故影響。
“黃浦江的主要支流和干流并非作為原水的單一提供方,其同時還擔任這農業灌溉、防旱排洪,甚至還有船只通行的任務。”市水務局局長顧金山告訴記者,每年,黃浦江區域都會發生因翻船油污泄漏而造成的水污染事件。
因此,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原水供應安全保障能力,強化飲用水水源地集中式管理,保障原水供應安全,全面改善和提升城市供水水質,繼建成青草沙水源地后,市政府明確將青浦、松江、金山、閔行和奉賢五區現有取水口歸并于太浦河金澤水庫和松浦取水口,如此一來,黃浦江上游水源地通過建設水庫實現了獲取原水的單一功能,并起到了安全保護水源地的作用。
屆時,將在上海西南地區形成“一線、二點、三站”原水連通格局,實現區域內正向和反向互聯互通輸水,進而實現黃浦江上游和青草沙兩大水源地的互聯互通、一網調水,以進一步提升全市供水安全能級。
記者了解到,按照市政府批復規劃,黃浦江上游水源地主要有黃浦江上游水源地金澤水庫和黃浦江上游水源地連通管兩大工程組成。金澤水庫工程位于青浦區金澤鎮西部、太浦河北岸,占地面積約2.7km2,主要有水庫和輸水泵站兩大部分組成。水庫從太浦河取水,總庫容約910萬m3,應急備用庫容約525萬m3。這項工程力爭在2016年底具備通水條件,并逐步投入運營。
據介紹,黃浦江上游水源地工程建成后,上海西南地區全部改從常年保持在三類水以上水質的太浦河取水,能有效提升所在地區670萬市民的飲用水水質,進一步提高區域安全、優質供水保障能力。
顧金山表示,從曾經發生的歷史事故來看,本市部門在處置“水突發事件”方面最快的時間為1天,最長時間也不超過2天。而隨著黃浦江上游水源地金澤水庫的建成,一旦外界發生水污染,只要關閉水庫兩側的閘門,其應急的庫容量可連續供水2天,加之通過青草沙等系統水資源調動,整體上可滿足市民3天的用水量,完全可以為相關部門進行處突留出時間。據悉,建設部門還將在黃浦江上游水源地的1.5公里引水河中養殖水生動植物,以此凈化水質,進一步提升和保護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