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鋪設2.6公里雨水管道和5.2公里污水管道,預計6月底竣工。
為迎接今年汛期,同時改善河道環境,東部城區4條河道將迎來雨污分流改造。3月3日,記者從排水部門了解到,該工程部分區域最快將于本周五開工,整體工程預計在6月底主汛期來臨前竣工。
排水部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將要實施的是大辛河分區雨污分流新增工程,共包括大辛河、全福河、龍脊河及小漢峪溝4條河道,將鋪設2.6公里雨水管道和5.2公里污水管道,實現雨污分流。
“工程目前已完成招標,計劃采用市政府立項、投資、調度,各區具體組織實施的模式開展。”該工作人員說,由于這些河道基本都地跨歷下和歷城兩區,具體開工時間也不相同,其中歷城區具備條件河段最快計劃于3月6日開工,歷下區河段則計劃最早于3月21日開工。
在這4條河道中,大辛河下游截污工程較引人關注。據記者探訪,該河道花園東路至工業北路2.5公里左右河段內,經常能看到渾濁液體混雜在河水中流淌,河床上還有很多垃圾,兩側河岸更是布滿干枯的雜草等,另有個別排污口會向河道內排放污水。
“在這2.5公里河段上,我們計劃在河底鋪設2.5公里直徑為0.5米的混凝土污水管道,與原有的雨水管線一同作用,實現雨污分流。”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這部分污水管線主要收集大辛河下游河道東側污水,竣工后有望緩解污水直排的問題。
工作人員坦言,目前該河段的雨污分流工程僅能起到截污作用,兩岸臟亂等環境問題尚難解決。由于涉及拆遷等問題,花園東路至工業北路段大辛河河道斷面達不到生態綜合治理規劃的50-70米寬度,該河段綜合治理或將結合當地片區開發一同進行,目前還沒有時間表。
大辛河生態綜合治理一期工程于去年3月開工,該工程位于大辛河上游,南至龍洞風景區,北至旅游路,總長約5.6公里。大辛河上游還將通過全市地表水轉地下水東線工程,每天引入10萬噸黃河水,其中5萬噸將借補水泵站和管道南調至龍洞景區,既能形成循環水景,又能為地下水補源,這一情景預計今年夏天可實現。相關新聞臘山分洪道泵站收集二環西路南延一半雨水
時報3月3日訊 (記者曹莫)二環西路南延工程自2013年6月開工以來,各項內容正穩步推進。3月3日,記者從市政公用部門了解到,該工程臘山分洪道泵站近日開始招標,最快將于月底開工,力爭今年汛期投入使用,屆時將收集二環西路南延路段一半的雨水。
在二環西路南延工程中,此次要新建的雨水泵站及附屬工程,位于臘山分洪道與道路交界處路西側,計劃投資額約1300萬元,計劃工期90天,主要用于收集道路積水。“目前泵站項目正處在招投標階段,一旦確定將迅速開工,最快預計月底就能進場施工。”該負責人說,他們將力爭泵站在今年主汛期前建成投用,屆時可收集二環西路南延一半路段的雨水,防汛意義重大。
濟鋼鐵路橋下今年將不再逢雨必淹
時報3月3日訊 (記者曹莫)位于東部城區的龍脊河,擔負著這一區域汛期泄洪的重要任務,于2013年11月開始進行綜合整治,預計今年6月底打通主河道。3月3日,記者從該工程項目部了解到,目前河道穿濟鋼鐵路編組站橋涵工程已完工,這標志著濟鋼鐵路橋下將不再逢雨必淹,可大大緩解這一區域汛期積水問題。
日前完工的龍脊河穿濟鋼鐵路編組站橋涵,是整個綜合整治工程中的重要節點,它位于歷城區,涉及王舍人和鮑山兩個街辦及濟鋼等多家企業單位。
該橋涵工程主要包括2孔10米框架橋,新建框架橋凈高約6米,長126米,是結合排洪功能設計的。該工程需穿越22股線路、岔區及1處企業貨場,瀕臨膠濟鐵路線。該框架橋的施工橫跨站場線路多,施工便梁使用多,單體頂程大,在國內鐵路施工中也較罕見。
相關鏈接這些道路積水點年內有望改造
3月3日,記者從濟南建設網獲悉,全市多個道路積水點將在今年進行改造,緩解積水情況。
濟南市主城區道路積水改造工程監理招標公告顯示,市政公用部門準備對招標范圍為天橋區金閣花園、濟濼路與北園大街交界處、歷下區縣學街、市中區馬鞍山路、信義莊南街、玉函路北頭新華社、英雄山路市中法院門口及濟大路西頭等積水點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