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網訊(記者賁騰 通訊員顧峣)昨天,從市城鄉建設局傳來喜訊,省住建廳、發改委、經信委、環保廳聯合發文,我市順利通過考核,成為“江蘇省節水型城市”。
市區以長江為城市主水源,水庫、深井等為應急備用水源的“雙水保供”格局基本形成。近年來,我市以引江區域供水工程為抓手,先后累計投入110億元,全面推進供水設施建設。從2013年年底開始,我市全面開展創建省節水型城市工作。截至2013年底,區域日供水能力約210萬立方米,鄉鎮覆蓋率達100%,為節水型城市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市區狼山、洪港、崇海三大主力水廠供水管網實現“清水互通”;城北水庫及原南通港水廠開挖25眼深水井,“深井應急”條件具備;建成總有效庫容285萬立方米應急水庫,“原水互備”應急用水保供能力。
大力推進污水處理、中水回用技術,工業生產更清潔、節能。近年來,市區先后建成市污水處理中心、南通觀音山污水處理廠等5家城市污水處理機構,不斷推進項目改擴建和提標改造。截至目前,市區污水日處理能力67.4萬立方米,出水水質均達一級A標準,工業廢水實現100%處理。同時,我市狠抓化工、冶金、紡織、電力、建材等行業的清潔生產、節水技改,引導企業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廢水和余熱余壓等進行綜合、循環利用,根本上減少了污染物排放,節約水資源。
節水型小區、節水型學校建設帶動全民節水。截至2013年底,我市共建成節水型單位59家、節水型小區41家,覆蓋率分別達到62.63%和11.98%。近年來,我市直接投入300萬元用于節水器具推廣,間接帶動2萬多戶居民參與節水宣傳。2013年底,國家統計局南通調查隊抽查市區21個居民老小區和20個新小區,共計25萬余套用水器具,節水器具普及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