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阿拉善經濟開發區破解“水困”瓶頸再獲新突破。按照盟委、行署關于加快推進我盟“兩水一邊”工作的安排部署,2013年以來,開發區切實把地下水采補平衡暨分質供水和水權轉換等工作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來推進、落實,2014年采補平衡暨分質供水工作已全面完成,標志著開發區為我盟破解“水困”瓶頸取得新的突破。
目前,阿拉善經濟開發區有青年橋、酒店灣、二子店三處地下水區域水源地。2013至2014年,阿拉善經濟開發區共投資7000多萬元,重點實施了巴音敖包工業園區、烏蘭布和工業園區重點企業的地表水供水管網和內部水處理設施接入工作,加大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力度、加強取用水管理規范化建設等措施,引黃供水管網基本實現對巴音敖包工業園區和烏蘭布和工業園區主要企業集中區域的全覆蓋。
通過對烏蘭布和工業園區分質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共對38處供水節點進行改造,新增和改造供水管道6140米,現已全部完成,實現了引黃供水管網為主的工業供水管網和以地下水供水管網為主的分質供水管網的并網聯供、同時運營、分質供水。2014年下半年,全面完成了工業企業地表水的接入和實現園區工業用地表水100%的全覆蓋的分質供水工作目標。
工業用水基本實現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后,阿拉善經濟開發區許多駐區企業通過節能技改、引進耗能低的設備等方式,實現成本最低化。
按照“先自備井后公共井、先工業用水井后生活用水井”的原則,開發區采取并網聯供、壓縮地下水取水量、嚴格限制企業使用地下水和關停各類地下取水井等措施,2013年以來,對開發區105眼地下水取水井關停72眼,僅保留沿黃水源富集區內的32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