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居住環境放在首位
解決群眾煩心事、難心事 提升改造城市道路 石頭河供水市區全覆蓋
加快市縣醫院建設 全面推行公交刷卡 公共服務“一卡通”
■今年錢花哪
保障性住房建設支出最大
城建 建設保障性住房3.5萬套
教育 學前一年幼兒減免保教費
社保 失業、工傷、生育險繳費下調50%
醫療 新農合補助由350元提至400元
咸陽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昨日上午在大秦劇院開幕,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姜鋒主持會議,市長衛華代表咸陽市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5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預期目標和主要工作任務。在民生改善方面,今年將下大力氣解決群眾身邊的煩心事、難心事,讓群眾吃得放心、住得舒心、出行順心、生活安心。
去年回顧
生產總值跨2000億元大關
昨日上午9時,咸陽市七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姜鋒、喬軍、肖芳、黨新安、劉輝、何新來、馮望云、王靖、郭來道在主席臺前排就座。在主席臺就座的還有:衛華、劉曙陽、惠進才、陳俊鋒、楊勇、趙寬興、馬俊民、嚴維佳,大會主席團其他成員,副市長,市政協副主席,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咸陽軍分區等主要負責人,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灃西新城、涇河新城管委會負責人,擔任過正市級職務的部分老同志等。
衛華在報告中,回顧了2014年咸陽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2014年,咸陽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居全省第一方陣前列,生產總值增長10.9%,高出全省1.2個百分點,成功跨過2000億元大關。城鎮居民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31480元、9605元,增長10.5%、12.5%。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總投資12.1億元的13大類污染治理項目完成555個。提前一年完成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動任務,徹底結束了污水直排渭河的歷史。下決心關閉了嚴重影響城市環境的太西氮肥廠,拆改燃煤鍋爐303臺,淘汰黃標車和老舊機動車1.2萬輛,全面啟動濕地建設,完成營造林38萬畝。全年空氣質量二級和好于二級天數超出省考指標76天。
投資100億元辦理了35件惠民便民實事 ,提高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保障水平,將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等22種大病報銷全部納入新農合保障范疇。成功申辦省第十六屆運動會,市民文化中心的青少年宮、科技館等八大場館全面封頂,大秦劇院投入使用,中小學校體育運動設施向市民開放。
今年安排
實現石頭河供水市區全覆蓋
政府工作報告在回顧去年咸陽經濟社會發展成績的同時,提出了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預期目標和主要工作任務。報告中提到今年主要預期目標:生產總值增長11%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5%左右;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
衛華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今年主要有以工業為支撐打造咸陽經濟升級版、以轉變生產方式為主線壯大現代農業、以服務業為龍頭培育新的增長點、以擴大開放為抓手提升經濟外向度、以“人”的城鎮化為重點推動城鄉統籌發展等八個方面的工作任務。其中,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今年將繼續集中辦好30件惠民便民實事,下大力氣解決群眾身邊的煩心事、難心事。
通過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解決農村2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實現石頭河供水市區全覆蓋等,讓群眾吃得放心;對旱腰帶地區實施扶貧移民搬遷、投資建設保障性住房、加快棚戶區和老舊社區改造提升,讓群眾居住舒心;對城市道路、背街小巷進行改造提升,啟動城區公共停車場、住宅小區停車場建設,全面推行公交刷卡,讓群眾出行順心;實施教育惠民工程,加快市縣醫院、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建設,建設農村互助幸福院,讓群眾生活安心;實施信息惠民優政工程和“光網城市”建設,公共服務“一卡通”等,讓群眾過得開心。
華商報記者 王茸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