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有報道稱“武漢自來水氯含量不合格”2月2日,武漢市水務集團回應稱,已對文中提及采水點取樣檢測,各項指標均正常。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由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中國水安全公益基金檢測的全國29個大中城市水質中,武漢等14個城市存在一項或多項指標不合格的情況。該基金會出具的檢測結果指出,包括武漢在內的8個城市自來水氯含量不合格。有專家稱,如果終端水中未檢出余氯,證明管道水中的氯已經消耗完,就無法保證水質安全,會導致自來水管道里的細菌增長。
2月2日,記者向武漢市水務集團求證此事。該單位工作人員介紹,昨日(1日),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武漢監測站,對報道中提及采水點(漢西一路盛世濱江小區及武漢大學)的自來水重新采集取樣,檢測結果顯示,所采集的13個管網水及管網末梢水樣本,各項指標均正常,未檢測出氯含量過低的問題。
據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武漢監測站水質專家介紹,在自來水的生產過程中、出廠前都要投加氯氣,主要起殺菌消毒的作用,以保證飲用水達到細菌學指標,同時也是為了使城市管網末梢水中保持一定余氯量,控制細菌在供水管網中繁殖。
該水質專家指出,由于氯氣是揮發性氣體,必須在現場取樣的同時,進行現場檢測,這樣數據才是真實有效。如居民遇到出差、旅游的情況或入住率較低的小區時,自來水在管道內不流動,時間一長,形成“陳水”,用戶家中自來水的水質可能會造成一定影響。建議用戶先放掉管道中的“陳水”,以保證家中自來水的“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