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開展水生態文明試點建設工作
嚴格做好《濱州市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的批復實施。扎實做好新立河清淤疏浚治理工程,改善提升城區水系。實施完善好太陽湖、彩虹湖引退水工程;實施好沾化縣徒駭河險工治理、開發區秦皇河三期等水系治理工程,完成投資1.4億元。協調推進張肖堂沉沙池工程建設和城區放水沖污工作。
全面做好水土保持和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工作,年內完成水土流失治理80平方公里,提升水源涵養和生態修復能力;繼續做好水利風景區的建設管理工作,放大水利風景區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逐步實現農業引、輸、用水全過程節水
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嚴格控制用水總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加強計劃用水和定額管理,嚴格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審批,有效促進社會用水方式的轉變。
逐步實現我市農業灌溉引水、輸水、用水的全過程節水,力爭全市的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63。實施完成沾化、惠民、陽信、無棣、博興和鄒平六縣區的年度小農水重點縣工程,完成投資1.63億元。突出抓好簸箕李、小開河、打漁張、胡樓等大型灌區年度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完成投資1.5億元。完成總投資1673萬元的惠民縣歸仁灌區續建配套及節水項目。
全面提升農村供水水質和供水保證率
狠抓“黃河水源”利用工程。協調推進簸箕李引黃閘新建工程,統籌做好西引黃閘除險加固工程,提升引水能力;全力推進簸箕李、小開河、胡樓等灌區清淤工程;全面推進平原水庫建設,實施好金沙水庫(二期)、霧蓿洼水庫等工程。
狠抓“長江水源”利用工程。推進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完成博興水庫、錦秋水庫和辛集洼水庫的土方、襯砌及主管線鋪設工程,推進魏橋水庫和韓店水庫的主管線鋪設工程。
狠抓“雨洪水資源”利用工程。重點實施好惠民縣候王店干溝、無棣縣仝家河崔莊子攔河閘等河道蓄水工程,新增和恢復蓄水能力5674萬方。
狠抓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扎實推進“十二五”規劃內剩余飲水不安全人口的項目建設,解決農村飲水安全人口8.3萬人。加快推進“十二五”規劃外剩余人口的項目建設,重點解決好鄒平山區4.46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全面提升農村供水水質和供水保證率,力爭到2015年底每個縣區都有一處水質監測中心。
構建市、縣、鄉、村四級綜合執法網絡體系
研究出臺《濱州市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辦法》《濱州市水土保持管理辦法》,落實和完善水法規體系建設;全面增強水政執法力量,努力構建市、縣、鄉、村四級完整的綜合執法網絡體系。
繼續推進水管單位規范化創建工作,力爭新增沾化區恒業湖等1—2處“省級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和博興縣支脈河管理所等1—2個“省級河道執法規范化管理單位”;全面加大農田水利管護力度,積極探索農田管護機制,抓好博興縣省級農田水利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管護機制試點工作,推進“管養分離”,試行水利工程物業化管理,實現農田水利工程“用得上、用得好、用得久”的建設管理目標。
完成9項中小河流治理任務
打通行洪排澇“大動脈”。打好2015年度中小河流攻堅戰,完成沾化區徒駭河、陽信縣商東河、無棣縣白楊河、博興縣三號支溝等9項治理任務,完成治理長度96.6公里,總投資3.7億元。
構建沿海防潮“大屏障”。實施好北海經濟開發區套兒河、馬頰河沿岸防潮堤工程,新增和維修加固防潮堤14.1公里,完成投資1.16億元。
疏通田間“微血管”。重點實施完成典型澇洼地片治理7.8萬畝,完成路域水系綜合治理工程128.5公里,全面提升農田排澇能力。
完善防災搶險“新機制”。加大預警預案體系建設力度,加強搶險隊伍建設和物資儲備,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