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保定市區居民喝上長江水 “水價”不會漲[圖]
南水北調向保定市供水工程正式通水,保定市區喝上長江水。長城網呂曉紅攝
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唐縣境內的高昌口門提閘放水。長城網呂曉紅攝
“南水北調向保定市供水工程正式通水!”1月27日上午,隨著保定市委書記聶瑞平的宣布,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唐縣境內的高昌口門提閘放水,保定市區130萬人口今天(1月27日)下午開始喝上長江水。這也意味著,全省7個南水北調受水設區市中,保定市區第一個用上長江水。
據介紹,保定市區是保定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分配水量最多的供水目標,年分配水量18675萬立方米,長江水通過修建連接工程與保定市西大洋引水管道連通,利用40公里西大洋引水管道向保定市第一地表水廠輸水,再由第一地表水廠向保定市區供水,年均向市區供水量3505萬立方米。
保定市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樸麗芬介紹,目前監測數據和環保部提供的數據都顯示,丹江口出水一直到河南河北,都符合地表水二類標準,即飲用水標準。保定市通水初期按照長江水與本地水源1比4的配水比例供水,讓市區管道有個適應過程,等到2015年3月中旬,保定市區將全部切換成長江水。
李淑英老人擰開水龍頭,按一定比例配比的長江水緩緩流出。長城網呂曉紅攝
直擊:保定市民喝上長江水
“漂白粉的味道小了許多。”在河北省第六人民醫院生活區居住的李淑英老人擰開水龍頭,按一定比例配比的長江水緩緩流出。
今年65歲的李淑英是土生土長的保定人,她告訴記者,保定市的自來水漂白粉味大,口感差,平時喝水都是購買桶裝水純凈水,有的時候做湯和熬粥也用純凈水,基本兩三天一桶水,僅這項每月花費大約在120元左右。
“長江水用著干凈,健康,還省錢。”她說,早就盼著能喝上長江水了,今天(1月27日)終于能實現了。
據了解,2015年汛前保定市將全部完成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任務,汛后,市區以外各縣(市)城鎮居民和重點工業區將陸續用上長江水,受水區的300萬城鎮人口和重點工業區的供水將得到有效保證。
保定市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樸麗芬接受記者采訪。長城網呂曉紅攝
擔憂:“水黃”現象對身體健康無害
對于通水,有人擔心江水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也就是新水和老供水管道發生反應,出現水黃的情況。
樸麗芬告訴記者,由于長江水是首次進入市區自來水管網,供水區域內管線因鋪設年代不同、材質復雜,并不能完全避免新舊水源切換引起的局部、短期的“水黃”現象。但“水黃”形成主要是由于本地水源已經在輸水管網系統里形成了一個穩定的鐵銹層。南水、北水中含有的硫酸根離子等物質含量不同,當水源切換后,新的水源有可能打破這種平衡,導致管壁上的鐵銹發生分解,釋放到水中,這就是通水初期有可能出現的“水黃”現象。這是暫時的反應,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假如通水初期出現“水黃”怎么辦?當出現“黃水”時,市民通過短時間自行放水,自來水就能恢復清澈,可正常使用。
焦點:“南水”與本地水“同水同價”
“南水”進保定市區后,居民水價是否會因為用上這股調來的外水而“被調整”成為眾多市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不少專家直言,南水北調成本增加,城鎮居民的水價可能會因為自來水中增加了“南水”的部分而提高。
樸麗芬告訴記者,水價調整與使用“南水”并無必然關聯,城鎮居民不會因為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南水而被單獨加價,這次通水后,保定市內仍將繼續實施境外水與本地水“同水同價”、“同用途同價”,即使今后水價調整也會按照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程序進行。
樸麗芬說,至于水廠制配水價格,由于各縣(市)水廠建設、配水管網改造融資渠道不盡相同,所以用戶終端水價也會有所差異。總體上,用戶終端水價會控制在社會承受能力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