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奎是吉林油田公司礦區(qū)服務事業(yè)部公用事業(yè)管理公司江北供排水隊排污班班長,他的班組現(xiàn)有12名員工,承擔著江北礦區(qū)7萬多延長米的排水管線、3225個下水井、14個小區(qū)2萬多住戶的排水管線的清淘、疏通和維修任務。他們把“服務對象永遠是第一位的”作為班組的服務理念踏實工作,一有情況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現(xiàn)場,創(chuàng)出了響當當?shù)呐潘畱?zhàn)線“110”的服務品牌。
一年夏天,和平區(qū)典式樓的地溝往外冒水,王景奎帶領他的班組前去搶修。掀開地溝蓋板一看,一米半深的地溝里,存的糞便就一米多,只剩一尺多的空間了。為盡快查出故障點,王景奎穿上水衩,用濕毛巾堵住口鼻,把安全繩系在腰上,拿著手電,鉆進了地溝。溝里又低又窄,他的臉幾乎要貼到糞便,惡臭的氣味熏得喘不過氣來。“溝里的小飛蟲直往眼睛里鉆,我拿著手電在漆黑的地溝里一步一步仔細地查找,用了2個小時圍著樓體查找了一圈,發(fā)現(xiàn)了2處漏點。”回憶起當時的情形,王景奎仍然記憶猶新。
井口的同事?lián)乃鍪拢孔咭徊骄屠焕K子,焦急地喊:“咋樣,不行就上來。”當他滿身泥水從井底爬上來時,頭暈目眩,一下子癱倒在地上。圍觀的百姓議論紛紛:“這是在哪雇的包工隊啊,掙錢不要命啊?”同事們無奈地說:“這是我們班長,是咱油田的勞模。”
王景奎對自己轄區(qū)的3225個窨井都了如指掌,哪里管線出現(xiàn)了故障,他都能準確地判斷出“瓶頸”所在,被大家稱為“地下管線活地圖”。他憑著自己多年的維修經驗和記憶,又查找了大量原始資料,繪制成了一張完整清晰的“地下排水管網圖”,并且找到繪圖員用電腦制作了每個小區(qū)的地下管網圖。有了這張圖,哪里出了問題,都能查出問題所在,及時排除。
百姓有事隨叫隨到,讓小區(qū)的居民滿意,他就滿足了。
一天,一個小區(qū)居民打來了求助電話,說自己不小心把金項鏈掉進抽水馬桶里。王景奎一邊安慰她,一邊準備自己的各種小法寶,并迅速趕到她家。王景奎一邊派班里的同志在下水管出口處用濾網堵截,一邊自己在樓上用一個2米多長的自制的軟金屬鉤,一點點在水管里試探著,轉動著。過了一會,奇跡出現(xiàn)了,一條金項鏈隨鉤而出。
34載如一日,為住戶疏通下水,進過多少家的門,數(shù)也數(shù)不清,但居民們卻把他記在了心里。時常有人主動和他親切地打招呼,“這不是王師傅嗎,最近活還多嗎?”“王師傅要注意身體啊!”一句句親切的話語,暖了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