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任務,合理布局,全面提升城鎮供水能力。
針對區域供水工程投資大、時間緊、任務重、協調難等諸多問題,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多措并舉,從實際出發,探索淮安城鄉區域供水新舉措,區域供水建設明顯提速。2009年,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委托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編制淮安區域供水規劃并于當年8月經專家評審后報市政府批準。該規劃依據蘇北地區區域供水規劃,結合水利部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對區域供水水廠的布局和供水范圍進行了適當調整,市區新增經濟開發區水廠、漁溝水廠和白馬湖水廠,漣水縣新增漣水第二水廠,洪澤縣新增洪澤城南水廠,金湖縣新增加金湖第二水廠,盱眙縣新增第三水廠和南部水廠,使區域供水規劃更能適合我市實際情況,更好地指導區域供水工程實施。
根據《市政府關于淮安市區域供水規劃修編的批復》(淮政復【2009】42號),到2015年底我市區域供水工程需投資30億元,新(擴)建8座水廠,增加供水能力46萬噸/日,區域供水覆蓋率達到85%。2020年底前完成剩余鄉鎮管道建設,區域供水覆蓋率達到100%。
爭取政策,多方聯動,合力加快區域供水建設。
區域供水的實施從根本上解決城鄉供水矛盾,實現城市支持農村,改善供水水質,解決農村居民飲用水問題,同時也促進了供水事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保護了資源和環境,一舉多得,城鄉雙贏。
為進一步推進區域供水工程實施,2009年5月,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組織對省內其他城市區域供水建設工作進行了調研,根據調研情況提出建議方案報市政府批準。市政府出臺了《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區域供水的實施意見》(淮辦發〔2009〕121號),明確各地政府為區域供水工程建設責任主體。同年,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將市區區域供水工程列入中心城市建設重點項目上報市政府,市政府每年年初下發《關于下達中心城市建設重點項目投資計劃任務的通知》,將區域供水工程作為目標,明確工程建設內容和責任單位。與此同時,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多次到各縣區督查區域供水推進情況,并將各地區域供水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建議,及時向市政府以及市人大、政協進行匯報,在市政府常務會上也做了專題匯報,以便爭取更多的資金投入。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將區域供水納入科學發展目標和生態市考核指標,對縣區進行督查考核,有力推動了區域供水工程的實施。2014年,市政府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將區域供水工程列入為城鄉居民辦十件實事項目,并形成了督查專報制度。
在做好區域供水推進工作的同時,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還積極做好向上爭取資金工作。經過不斷爭取,省級財政補助資金標準從2007-2010年工程投資額的9%,2011、2012年提高到27%,2013年提高到36%。2007-2013年全市累計已爭取區域供水省補資金1.58億元。2014年,政策更加優惠,全市爭取區域供水補助資金23164萬元,已撥付13899萬元。
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累計投入約20億元,先后建成投入運行經濟開發區水廠、淮陰淮沭河水廠、白馬湖水廠、漣水第二水廠、洪澤城南水廠、金湖第二水廠、盱眙第二水廠等7座區域供水水廠。其中,經濟開發區水廠和淮陰淮沭河水廠在建設之初就按照新水質標準設計,采取深度處理工藝。全市供水能力達到79.5萬噸/日,鋪設供水干管858公里,區域供水通達鄉鎮73個,區域供水覆蓋率63%。
乘勢而上,加快實施,確保實現區域供水全覆蓋。
2015年,省委、省政府要求區域供水覆蓋率達到85%,我市計劃投資8.28億元,新增區域供水鄉鎮42個,鋪設供水干管585公里,區域供水覆蓋率達到100%,實現區域供水全覆蓋。2016年開始,省級財政資金將不再予以補助,因此我市必須抓住良好機遇,積極做好向上爭取資金。為了全面實現我市區域供水全覆蓋,需進一步在責任分工、資金籌措、督查考核上下真功夫。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相關單位職責分工。
各縣(區)成立區域供水工作推進領導小組,明確住建、水利、鄉鎮政府等相關單位職責分工,及時研究解決實施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區域供水通達的鄉鎮,嚴格按照《江蘇省城鄉供水條例》規定,制定處置方案并組織實施,限期關閉鄉鎮小水廠地下水井。(二)拓寬籌資渠道,確保目標任務按期完成。
各縣區將區域供水工程列入為民辦實事工程,在積極爭取省級補助資金的同時,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按照2015年區域供水實施計劃,即使省財政補助40%,各縣區還需投資近6億元。
(三)嚴格目標考核,保障建設進度。
目前,區域集中供水目標任務已經明確,各地實施方案和計劃也已經制定,關鍵是如何推進實施的問題。2016年開始,省級財政資金將不再予以補助。2015年,我市必須抓住機遇,確保計劃全面完成。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每月開展督查,發布專報通報進展情況,督促各地高質量完成區域供水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