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二次供水”逐步實現“管水到表”
數字背后
本報訊 (記者 張欣平)上海供水管理方式已悄然發生轉變,從過去的一次供水由供水企業管理、二次供水歸房管部門管理的模式,過渡到由供水企業“管水到表、一管到底”的模式。據市水務局的統計,目前供水企業已首批接管了中心城區736個住宅區、2000萬平方米“二次供水”設施。
供水企業“管水到表”
“二次供水”環節主要涉及住宅小區內供水水箱、水池、管道、閥門、水泵、計量器具及其附屬設施。由于住宅小區建造的年份各不相同,“二次供水”設施的建設標準較低、老化陳舊與管理的不到位,在輸送、貯存過程中,可能對水質造成一定的影響,直接影響居民對自來水的感官體會。
本市2007年啟動了中心城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工作,已完成近6000萬平方米居民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改造。2013年,“二次供水”設施改造項目被列入市委、市政府重點關注、市建委牽頭推進的“8+2”重點整改內容,力爭到2020年完成中心城區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改造任務,逐步實現供水企業“管水到表”,并通過加強管理,使居民住宅水質與出廠水水質基本保持同一水平。
選擇試點探索服務
針對已完成改造的居民住宅小區,城投水務部門選擇了10余個試點小區,開展全天候“管水到表”的服務探索,對試點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歸類、分析,制定解決方案,為大面積接管“二次供水”設施積累經驗。
在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城投水務部門從9月起開始再次主動與各區改造主管部門對接,在11個區縣主管部門的積極協助下,對2000多個近6000萬平方米已改造的居民小區進行了實地摸底查勘,明確了首批接管736個小區名單。這些小區的居民住宅面積超過2000萬平方米,共有居民35.26萬戶,泵房972座、屋頂水箱14089只。在完成首批“二次供水”設施移交接管手續后,上海供水熱線962740已開始“一門式”受理中心城區市民“二次供水”設施報修,對“二次供水”設施實施“區塊化管理,社區化服務”。
完善應急搶修機制
城投水務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于“二次供水”設施接管后的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下階段將在居民小區定期檢測水質情況,確保供水質量;上海供水熱線962740,24小時全天候為每客戶提供服務;將定期對水箱、水池、泵房進行清洗保養;將對接管小區二次供水設施建立管理臺帳,做到準確和規范;將更加主動地走訪客戶,不斷提升服務;將重點致力于完善應急搶修快速反應機制和落實專業技術保障力量這兩個方面,力爭在后續的“二次供水”管理方面體現出本市供水企業優質服務的傳統優勢。
據悉,本市“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將以年均2000萬平方米的速度持續進行,城投水務部門將根據“改造完成一批、竣工驗收合格后同步實施接管”的原則,在房管部門的密切配合下,通過技術進步和強化管理,使市民對上海的供水更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