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沖突》 [法] 巴拉凱 著 彭靜 等譯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http://www.www.ixgod.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城市水沖突》一書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2012年出版的一本英文書,這本書是該組織自2007年以來即開始陸續出版的城市水叢書中的一本。《城市水沖突》作為全球城鎮化水問題叢書的第一本,不僅從理論上闡明了城市水沖突的背景和概念框架,而且從實踐上以豐富的案例,深入揭示了美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南非、印尼、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在城鎮化進程中暴露出的水沖突的復雜性、長期性和反復性。這對于加速推進城鎮化建設進程的我國各地來說,顯然具有重要的比較意義和借鑒意義。
18世紀和19世紀初,美國城市人口大都是通過私人設備來取水。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很多城市和鄉鎮建立了集中供水系統,由市政當局所有并自行管理。從那時起直到20世紀晚期,水基本上都是當作公益物品,供水被認為是一種公共責任,而依靠市場力量來提供社會所需的服務被認為是不可靠的。然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以私營化的方式向美國城市供水似乎在幾十年來首次成為一種可靠的選擇,其中特別重要的一點背景是水產業的全球化。該書總結法國水務特許經營的兩條經驗是:一是與在20世紀初私營水務公司不斷垮掉的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法國的地方水服務一直是以公私結合的管理方式進行;二是法國家庭供水的發展從來不是基于全成本回收的原則,即供水服務并不是要求收回投資成本,而只是要求收回運營成本,這一點確實值得發展中國家予以借鑒。
本書以“珀涅羅珀織壽衣”為小標題介紹了意大利供水管理制度的變化。珀涅羅珀是古希臘神話英雄奧德修斯之妻,奧德修斯參加特洛伊戰爭失蹤后,珀涅羅珀為擺脫求婚者的威逼利誘,就宣布說,一旦為奧德修斯的父親織完壽衣后就會改嫁,但她每天實際上卻是白天織、晚上拆,壽衣永遠也織不好。普利亞渡槽就是這么一個典型案例。該渡槽修建于20世紀初,是歐洲最大的公共調水項目,遠距離向普利亞這個意大利最干旱、供水壓力最大的地區供水。到了20世紀80年代,普利亞渡槽在成為普利亞大區最大雇主和最高附加值的創造者時,也已深陷于一場曠日持久的危機,渡槽運營效率低下,冗員眾多,入不敷出,連運營支出都需要中央政府補貼,財務接近破產。印尼首都雅加達的供水也引發出很多沖突,包括社會的、經濟的以及環境的,作者稱之為“流淚的雅加達”。私有公司、地方政府以及水價與水費監管部門之間也產生許多沖突。支離破碎的供水網成為雅加達在過去一個世紀的持續性常態,世界銀行給雅加達水與衛生服務部門的評價是“全亞洲最弱之一”。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和生活之本。在當代錯綜復雜的經濟、社會、生態、環境以及國際條件下,推動城鎮化進程必須充分考慮和認真對待水資源的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和優質管理等一系列事宜,妥善解決好各種各樣的水沖突,從工程、技術、體制、機制、管理、運行等方面,保證向全社會提供安全放心的飲用水,保證供水工程的良性運行,保障經濟發展的節約高效用水,同時也應該保護好不同形態和不同價值的水資源、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