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山市曹妃甸工業區管委會獲悉,曹妃甸日產100萬噸海水淡化進京項目已獲得省發改委同意開展前期工作,有望于2019年投產并開始向北京輸水。屆時,每天100萬噸的淡水將從曹妃甸出發,跨越約270公里的路程,滋潤北京千家萬戶。
每年可供水近4億噸
北京是我國嚴重缺水城市之一,一直謀求從外地調水。如果有來自200多公里外渤海的“淡水”支援,必將大大為北京“解渴”。
“該項目的建成,將為京津冀地區提供重要的水資源補充,并為當地經濟發展起到綜合示范作用。”北控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每天100萬噸的生產能力意味著每年供水接近4億噸,相當于現在北京市年用水量的10%左右。
海水淡化項目是曹妃甸重點發展的循環經濟項目。曹妃甸工業區管委會副主任朱越杰表示,這個項目謀劃了很長時間,2011年編制完成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并通過專家評審后,近三年來一直在積極推進:2012年6月上報國家發改委申請開展前期工作。2013年該項目納入《北京市—河北省2013至2015年合作框架協議》。今年7月,納入北京市政府與河北省政府簽訂的《共同打造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框架協議》,明確“推進大型海水淡化基地建設”。
“曹妃甸在服務海水淡化項目的過程中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時也希望通過建設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基地,在服務中實現自身的發展。”朱越杰說。
項目總投資約173億元
據了解,日產100萬噸海水淡化進京項目總投資約173億元,分為制水和輸水兩個項目。其中,制水項目由北控曹妃甸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出資建設,占地388畝,總投資約69億元,建設100萬噸/日海水淡化工廠。輸水項目由北京北控水源投資有限公司出資建設,總投資約104億元,建設自曹妃甸海水淡化廠至北京亦莊水廠的輸水管線,還有中途2座加壓泵站,管線單管長度約270公里。輸水管線途經河北、天津,然后到達北京,270公里的管線中,河北段長度約為180公里,天津段約27公里,北京段約63公里。
“目前河北省段曹妃甸區范圍內路由方案已經完成,正在報批,北京段路由方案正在加緊編制,天津段路由選址在河北省發改委的協調下,已經取得天津市政府同意,并委托天津市規劃院開展,我們初步意向是輸水管線布設在高速公路沿線,但是最終如何還要看跟天津方面的銜接情況。”朱越杰說。
淡化海水的價格也是各方關注的焦點。一噸淡化海水成本約為6-7元。“國家目前對海水淡化企業沒有任何優惠政策,參照的是工業企業的稅收,我們希望海水淡化項目能夠參照目前自來水廠的稅收政策,如果能夠實現,這一項就能降低10多個百分點稅收。”朱越杰表示,目前正在向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相關部門爭取,希望能獲得這樣的優惠政策。同時,也在爭取讓企業和臨近的華潤電廠簽訂合作協議,享受大用戶專用電價政策,盡力減少成本,降低水價。水質符合國家自來水標準
淡化后的海水水質如何?
曹妃甸地理位置優越,受洋流影響,該海域屬清潔海域,擁有國家二類海水水質,水質明顯優于渤海灣其他海域,預處理方便,對飲用水水質也有保障,具備開展海水淡化的天然優勢。
作為日產100萬噸海水淡化進京項目的示范項目——曹妃甸北控阿科凌5萬噸/日海水淡化項目則通過實際的處理結果,對此給予了解答。“向西1.4公里就是大海,水泵吸取負9米地方的海水,再經過淡化處理,水質很好。”該公司運營負責人周海燕介紹,海水淡化進京項目吸取的也是大海負9米處的海水,這樣可以防止海水表面可能受到的船舶油污等污染。
走進5萬噸/日海水淡化項目的制水車間,展現在記者眼前的是一排排各式的管道。據介紹,這個示范項目淡化海水主要由取水、超濾、反滲透、后礦化等工序組成。海水經抽取后,首先需要去除粗顆粒雜質,然后通過超濾膜去除直徑150微米以下的細顆粒雜質,再經過反滲透膜去除海水中的氯離子等鹽分。經過這種雙膜法工藝,海水會變成純凈水,最后經過礦化水質平衡環節,對酸堿度和硬度進行調節,使其成為更符合人體飲用的水,達到國家飲用水標準。在該車間制水末端,記者看到一個設備在實時檢測水質。屏幕上顯示海水淡化后的濁度為0.1,小于1的國家標準。
據介紹,同示范項目一樣,100萬噸海水淡化進京項目將嚴控水質,淡化后的海水,符合我國最新的108項自來水水質標準。(記者段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