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起,本市啟動了對中心城區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原黃浦、盧灣兩區總共完成了568.61萬平方米老式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改造。7年過去了,居民們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的呼聲仍舊強烈。繼續推進此項改造,也被列為本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涉及城市管理領域的重點工作。
黃浦區的干部在走訪中發現,居民們對水務管理問題反映也很多:小區居民發現家中自來水水色渾濁或有異味等狀況,常會出現不知道找誰負責的尷尬。因為自來水分“三段管理”,水務公司管水廠到小區一段管網,進入小區后就由物業管,接入居民家中后就由居民負責。“找物業,物業因資金問題、不專業等原因,常常拖延,得不到及時解決;找自來水公司,他們說小區內部供水問題不歸他們管。”家住申龍公寓的老倪常常為自來水的問題感到頭痛。
此次二次供水改造范圍是2000年前的居民住宅。但目前,一些老式居民住宅像延安中路527號、瑞金一路150號、淮海中路494弄等,房屋大都始建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供水設施建筑材料標準較低,自來水管道大多出現年久老化趨勢,極易造成水質“二次污染”,這些老舊住宅區的“二次供水”設施改造迫在眉睫。
即便一些已經過改造的小區,因物業管理不到位,水質下降問題也時有發生。在前期調查走訪基礎上,上海出臺政策,改變原先供水“分割管理”體制,實現飲用水從水源地到水龍頭無縫管理。
“現在好了,經過市區聯手、條塊聯動,供水管理體制也將逐步理順。”
黃浦區建交委副主任胡開顏說,二次供水設施管理責任人將由物業變為供水企業,上月18日,黃浦區前期已經改造、清洗過水箱的首批226個試點小區已交由水務公司接管,水務公司負責水箱、水泵、管道、閥門等設施的日常維護,物業公司負責泵房的開關和應急處理。
明年1月起,黃浦將全面啟動非商品房的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并對商品房二次供水改造開展居民二輪意見征詢,制定區級財政補貼方案,對上一輪二次供水設施啟動排摸整改補缺工程。“改造后經驗收合格,就分批移交給供水企業。”區建交委基礎設施科王粉說,根據計劃,到2016年底,全區老式居民住宅供水設施改造基本完成。此外,改造計劃外的小區也將逐步接入水務“管水到表”管理體系。
為了順利實現改造和交接,二次供水改造將列入明年區實事工程項目。原關涉二次供水改造的聯席會議也經調整充實,由區建交委、房管局、財政局、衛計委、區級房地集團以及各街道辦協調推進。“改造過程中,我們請衛計委負責涉及建設項目的預防性衛生審核,確保把實事做好。”
“我們發現家中自來水有問題,找人修理再也不會被踢皮球了,直接打電話給供水熱線,有專業人員負責維修、保養,以后吃水放心多了。”家住瞿溪路的首批接管小區居民打過熱線報修后,感到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