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市區內雖然高樓林立,但在白城老城區,卻面臨著二次供水設施不完善致使居民飲用水安全產生隱患并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的問題。同時,有的地下管網因年久失修,出現跑、冒、泄、漏情況,不僅威脅到住宅樓房主體安全,還影響到人民群眾正常生活和飲用水安全。為徹底解決這兩件關系民生的問題,今年,白城市委、市政府按照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的相關文件要求,計劃利用3年時間完成二次供水設施整合改造、管網改造、住宅樓地溝管線改造和水表出戶改造工程,理順二次供水管理體制機制。為此,市政府按照省政府和省住建廳要求,成立了市區二次供水改造工程領導小組,并將二次供水改造工程納入“?;尽⒍档拙€”重點項目。
據了解,白城市二次供水設施在2003年以前或是由開發建設單位或是由各單位自制水箱建成,在現有168座二次供水泵站中,有135座存在設備陳舊、泵房簡陋、控制系統等方面的安全隱患,亟待改造維修。另外,在老城區,各單位自建的住宅樓尚無二次供水設施,每晚22時以后,因供水管網壓力變小,無法滿足居民用水。面對這種局面,市政府按照省里要求,將原有的二次供水泵站全部進行整合,合并改造后剩余56座,通過實施二次供水改造,服務用水人口25萬人,服務面積780萬平方米。
“如今,回家多晚也不用擔心沒水了,政府可真是為百姓辦了好事呀!”家住紙廠小區六樓的王女士興奮地對記者說。在紙廠小區居住多年的王女士家中的自來水經常不順暢,尤其是在22時至次日清晨,原因就是該小區沒有二次供水泵站。沒辦法,王女士一直用桶儲水,很麻煩。今年夏天,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實施,王女士家的小區建了二次供水泵站,解決了困擾多年的用水難題。如今,該小區24小時供水,王女士和鄰居們徹底告別了儲水、沒水的生活。
據了解,白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今年完成了新建長興胡同泵站、通業小區泵站、紙廠小區泵站等二次供水設施17座,對北市小區、新華小區等23個小區二次供水設施的23座泵站進行了維修改造。改造二次供水管網53800米、地溝管道50700米、樓內管道640200米,水表出戶改造38806塊,圓滿完成了省下達的指標任務。
三亞小區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但近年來,住在該小區一樓的林女士卻苦不堪言。原來,林女士家單元樓地溝內排水管網因年久失修,出現跑、漏情況,地溝里都是臟水,散發出刺鼻的酸臭味,她更擔心長此下去樓基受損。今年7月,該小區地溝管網改造工程完成,居民的苦惱也隨之散去。
據了解,本次白城市小區地溝管網改造工程涉及洮北區、經開區、工業園區部分小區住宅樓房。共改造48個小區、202棟住宅樓內地溝管網43.7公里。目前,已全部完成。
城市樓房的二次供水與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緊密相關,地下管網關乎著千家萬戶的正常生活和居住環境的安全,這項工程的圓滿完成,又讓白城百姓的幸福指數攀高。(薄秀芳 于凝)
據了解,白城市二次供水設施在2003年以前或是由開發建設單位或是由各單位自制水箱建成,在現有168座二次供水泵站中,有135座存在設備陳舊、泵房簡陋、控制系統等方面的安全隱患,亟待改造維修。另外,在老城區,各單位自建的住宅樓尚無二次供水設施,每晚22時以后,因供水管網壓力變小,無法滿足居民用水。面對這種局面,市政府按照省里要求,將原有的二次供水泵站全部進行整合,合并改造后剩余56座,通過實施二次供水改造,服務用水人口25萬人,服務面積780萬平方米。
“如今,回家多晚也不用擔心沒水了,政府可真是為百姓辦了好事呀!”家住紙廠小區六樓的王女士興奮地對記者說。在紙廠小區居住多年的王女士家中的自來水經常不順暢,尤其是在22時至次日清晨,原因就是該小區沒有二次供水泵站。沒辦法,王女士一直用桶儲水,很麻煩。今年夏天,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實施,王女士家的小區建了二次供水泵站,解決了困擾多年的用水難題。如今,該小區24小時供水,王女士和鄰居們徹底告別了儲水、沒水的生活。
據了解,白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今年完成了新建長興胡同泵站、通業小區泵站、紙廠小區泵站等二次供水設施17座,對北市小區、新華小區等23個小區二次供水設施的23座泵站進行了維修改造。改造二次供水管網53800米、地溝管道50700米、樓內管道640200米,水表出戶改造38806塊,圓滿完成了省下達的指標任務。
三亞小區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但近年來,住在該小區一樓的林女士卻苦不堪言。原來,林女士家單元樓地溝內排水管網因年久失修,出現跑、漏情況,地溝里都是臟水,散發出刺鼻的酸臭味,她更擔心長此下去樓基受損。今年7月,該小區地溝管網改造工程完成,居民的苦惱也隨之散去。
據了解,本次白城市小區地溝管網改造工程涉及洮北區、經開區、工業園區部分小區住宅樓房。共改造48個小區、202棟住宅樓內地溝管網43.7公里。目前,已全部完成。
城市樓房的二次供水與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緊密相關,地下管網關乎著千家萬戶的正常生活和居住環境的安全,這項工程的圓滿完成,又讓白城百姓的幸福指數攀高。(薄秀芳 于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