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道鋪設現場。記者 劉鵬 攝
11月10日晚上8時許,濱江西路從五道河到四道溝方向約2.5公里的路上一片忙碌景象,江邊的一側被挖出4個寬6米、深3米半的作業面。施工人員操作著吊車、推土機、挖掘機正在緊張施工,鋪設兩排直徑分別為1.2米、1.5米的自來水管道。“從10月29日開始施工,基本上是全天人停機不停。”市自來水總公司工程公司經理高旭東說,經過近半個月的加班加點,目前已經鋪設了近900米的管線。據介紹,這條正在鋪設的管線屬于丹東市濱江路應急管道貫通工程的一部分,范圍從五道河橋至四道溝十萬噸凈水廠。另一條管線從曙光路壩門至珍珠街約500米,已于今年年初開始施工。預計這兩項工程將在11月底完成主體管線的鋪設,屆時將緩解浪頭、丹東新區以及市區自然壓用戶的供水壓力。
晚上9時許,江邊的氣溫越來越低,但工程公司的工作人員仍在作業面里施工,他們分工明確,有人指揮吊車將管道放下,有人負責檢查管線連接是否對齊,還有人負責在管道兩側堆土來固定管道位置。前面的挖掘機不斷地挖掘著路面,后面的推土機則把鋪設完的管線埋好,整個作業面的長度始終保持在100米左右。
高旭東說,像這樣的作業面還有3個,每個作業面都有將近15人施工。“本來是兩撥人施工,但我們設置了四撥人,這樣能夠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據了解,在施工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煩,首先是時間安排上必須得錯開市民上下班的高峰期,以免造成交通擁堵;其次由于管線離江邊很近,每當漲潮時就會出現地下水倒灌的情況,施工隊只能將松軟的泥土挖出,填上較為結實的砂礫石作為墊層。施工現場一位姓李的工人表示,晚上施工氣溫較低,手腳經常凍得冰涼,盡管如此,每位施工人員仍然堅守在一線。“我們累點是應該的,只要能按時完成任務,就值了!”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