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課題承載著重要使命,是對政府執政能力的考量。民生之事無小事,百姓的難題就要管到底。這是來自幸福南關的最強音,也是印證百姓幸福最強有力的保障!
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南關區從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入手,把與百姓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實事、好事作為首待解決的問題。
作為老城區,由于開發建設較早,“老舊散棄”小區問題日益突出,這些小區的下水管線年久失修,“跑冒堵漏”現象十分嚴重,給排水管網是城市的“命脈”,它是保障人民生活、發展社會生產、進行現代化建設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南關區委、區政府迅速行動起來,研究解決方案,徹底根治了“老舊散棄”小區下水無人管理的問題。
聽民聲、順民意、得民心。南關人如此說,也如此做了,讓每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的利民工程都鉆進老百姓的心坎兒上。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在“幸福南關”建設的征途上,南關人正是用不懈的努力傳遞著“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豐富內涵。
居民:下水不堵了,心也不堵了
日前,記者來到南關區新春街道通順社區管轄內的上海路興城花園小區,該小區自2003年被棄管以來,管道老化,年久失修,排水系統堵塞,臟水經常返到居民家里,如不及時清排,就會嚴重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
今年74歲的居民高懷清是興城花園的老住戶,說起下水堵塞積水的問題,高大爺真是有一肚子苦水:“小區棄管多年了,下水經常壞,沒修之前,一號樓已經堵到六樓了。每次返臟水,都是居民們最鬧心的時候,滿屋子惡臭撲鼻。我們常去社區反映情況,社區也積極幫我們往上反映,但管道老化問題也不是一時能解決的。有的居民忍受不了,自己花幾千塊錢通下水、收拾屋子,可那總不是長久之計嘛!”
同樣的問題,在桃園街道文廟社區也存在,濱河西四小區居民崔大爺說:“原來地下室的門是鐵門,地下積的臟水常年往上返味兒,有時家里都能聞到臭味兒,樓道里就更不用說了,熏得人睜不開眼。記得有幾次,地下積水都把電梯給淹壞了,這附近都是高層,老年人又多,你說電梯一壞對生活影響多大啊!”
居民王先生表示,自打聽說區里要解決下水問題,大家別提多高興了,現在施工隊都在緊鑼密鼓、加班加點地干活,大家看在眼里,樂在心里,這可解決了居民的大問題,“這下水要是不堵了,心也就不堵了,生活不就更美好了嗎!”
社區書記:排水問題是居民生活中的大問題
排水管道常常被形象地稱為城市的“地下河流”,它是收集雨水、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等的重要設施。新春街道通順社區書記李淑珍說:“下水管道堵塞的問題,多年影響著小區一、二樓居民的生活,現在不僅低樓層居民受影響,就連住在五、六樓的居民也備受困擾。如果下水積滿了,就會從小區門口的下水井往上返,居民出行都困難。這不,區里開會研究了多次,十月中旬就有施工隊進駐小區了,等地下管道改造完了,大家就不會因為這事發愁了。”
桃園街道文廟社區書記付亞杰表示:“下水問題確實讓百姓吃了不少苦,夏天不能開窗,冬天上凍更遭罪。社區也給協調過,找物業,找街道,用抽水機往外抽地下積水,抽完水就能挺幾天,過幾天積水多了,又開始往上返,積水問題一直不能去根。這次區里給老舊散棄小區地下管道維修更換,還在地下安裝了泵機,水位超過一定高度,泵機自動往外抽水,困擾居民多年的積水問題終于徹底解決了。能為居民解決生活中的大問題,我們工作起來也有干勁了!”
施工方:老城區管網改造難度大加班施工保進度
在興城花園小區管線施工現場,記者穿上靴子,戴好安全帽和防毒面具跟隨施工方下到了地下管道室,地下室陰暗潮濕不通風,滿地都是糞便積水,惡臭的環境中,施工人員正在緊張地忙碌著。
對于老舊散棄小區下水管線的施工問題,施工方工長徐守業介紹,施工隊剛進駐小區時,2號樓地下室的積水已經達到1.5米,抽水后地面還有很厚的淤泥和糞便,現在都是靠工人一點一點地清理,而且這個地下室原來是浴池,里面還有吊頂,很多管道都在吊頂里,需要先把吊頂拆除后才能更換。徐工長說:“小區主管線的三分之二是淤泥、雜物,導致下水流通不暢,而且年久失修,廚房下水管道都被油垢堵上了,廚房下水不通,居民就將刷碗水倒入廁所,時間一長,廁所的下水管道也堵了。現在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施工,為的就是讓居民的生活早日‘暢通’!”
為百姓解決實事才是真正的大事
據南關區住建局副局長劉文波介紹,老舊散棄小區下水管線問題長期存在,90%的問題出現在沒有養護,沒有養護就會造成堵塞、脫漏。尤其一些老舊小區的地溝積水非常嚴重,也就是所有的住戶管道脫落造成地溝積水,同時造成其他管線的浸泡和損壞,如供暖、二次供水、供電等。“這些企業不是這一次工程完成就結束了,而是要持續保持五年以上對所包區域的全面負責覆蓋,要每年對所包區域全面養護,這樣就從根本上解決了老舊散棄小區下水管線困擾群眾的問題。我們今年能完成工程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預計明年6月中旬全部完工。”劉文波說。
南關區全面啟動下水管線改造工程
南關區作為老城區,由于開發建設較早,全區共有“老舊散棄”小區241個,1836棟樓,居民98419戶,占全區居民小區和居民總人口的51%以上。“老舊散棄”小區內共有下水管線20延長公里,下水井15600個。其中需要重新翻建的下水井4800多個,419棟居民樓存在地下溝積水現象。
自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南關區委、區政府著力為百姓辦實事、好事,經過各方面訪談,下水管線老化已形成了共性問題。為解決共性問題,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南關區開展了大規模市政下水排查維修工程。截至目前,累計更換、維修下水井蓋1700個,清掏堵塞下水井5450余個,清掏積水點119個點位,更換、維修管道4354延長米。
近期,南關區投入8000余萬元,將全面啟動實施老舊市政下水管線更新改造工程。著力為百姓辦實事、好事,打造幸福南關,打通老舊散棄小區“命脈”。
(本版策劃:張立云撰稿:白丹攝影:董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