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yk2w"></ul>
    <ul id="oyk2w"><tbody id="oyk2w"></tbody></ul>
  • <strike id="oyk2w"><s id="oyk2w"></s></strike>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攻堅克難細小之處見功力 美麗桐廬“有水則靈”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0-24  瀏覽次數:467


       【中國環保在線 環保示范】三吳行盡千山水,猶道桐廬更清美。桐廬人心中都有一個兒時的夢,那時的水很清,魚很多,夜晚看著星星,聽著潺潺流水和媽媽哼的搖籃曲,步入夢鄉,這是桐廬人記憶深處的鄉愁。伴隨從“小農水”項目建設到“五水共治”各大項目的全面實施,這一記憶中的鄉愁已在桐廬城鄉得以或保留或重現,并正在彌漫。
      
      沿富春江兩岸緩緩前行,綠色的農田、斑斕的花海鋪就了一幅絕妙的秀麗畫卷,真是瀟灑桐廬郡,奇美貫古今。這是桐廬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美麗鄉村的見證。按照當地農業發展規劃,桐廬將重點實施效益農業、色彩農業、生態農業、科技農業、安全農業等五大農業建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發展體系,有效促進現代農業經濟發展。
      
      在桐廬發展美麗經濟的宏大體系中,水,作為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無疑居于十分重要的基礎支撐地位。2012年7月,桐廬被確立為第四批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自此開始3年內,桐廬將投資1.04億元,實施“一高五小”工程、灌區骨干渠系改造工程、大中型排灌閘站更新改造工程、農田灌排河道整治工程、小型水源工程建設改造等五大項目工程,改造8.9萬畝灌區,更新改造286.55公里末級渠道和97.07公里排水溝。這是桐廬對遍及田間地頭的最末級水利設施的全面改造提升。
      
      與此同時,在河道整治、清水治污、防洪排澇、農村飲水以及水利長效管理等更為廣泛領域,桐廬全面發力,負重前行,善做善成,為建設美麗鄉村、發展美麗經濟提供了扎實的水利支撐。美麗鄉村,因水而處處靈秀;美麗經濟,因水而生機勃勃。
      
      攻堅克難細小之處見功力
      
      山的偉岸,石的氣勢,水的靈韻,林的秀色,構成了桐廬山水極具內涵的景致與詩畫般的意境。這里醉倒了北宋名臣范仲淹、元朝畫家黃公望,成就了傳世名篇《瀟灑桐廬郡·十詠》,以及絕世畫作《富春山居圖》。但“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貌特征也成了當地農田水利建設的難題。
      
      桐廬四周群山聳峙,中部為狹小河谷平原,山地與平原間丘陵錯落。這樣的地貌注定耕地零散點綴于丘陵間,或沿山坡形成梯田,進而造成灌區難以成片,灌渠造價高昂。“尤其是梯田,不造灌渠難以保障農作物生長;造灌渠,每層梯田寬度狹窄,又有落差,造價要比平原地區高出一倍多。”談及此問題,桐廬水利相關負責人頗為無奈。
      
      此外,桐廬土質偏砂質,地層柔軟易下沉,傳統渠道滲水率可達60%以上,且渠道壽命短。以U型渠建設為例,在錢塘江下游平原地區,直接鋪設模具,連接處做好防漏的渠道,可用8~10年;但在桐廬這樣建造的渠道壽命卻只有2~3年,土層的自然下陷會對渠道造成致命損傷,所以在鋪設模具前必須先填埋石塊加固基礎,這也增加了桐廬農田水利建設成本。
      
      “成本是高了許多,但我們希望做出來的是高質量的工程,能夠真正發揮農田水利設施功效,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這句話不僅是桐廬水利人的心聲,更踐行于當地“小農水”項目建設過程中。兩年多來,桐廬不僅規范了從立項到建后管護各階段工作,制訂了相應的管理辦法,還成立了水利水電工程監督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并在后期委托第三方檢測,嚴把工程質量關。
      
      堅持與努力必將迎來喜人的回報。2013年,持續50天的罕見高溫干旱天氣以及“6·27”的特大暴雨給江浙地區的農業生產造成了極大損失,但“小農水”項目實施區卻免受災情困擾,農作物長勢良好,喜獲豐收。“旱能灌、澇能排”得以真正實現,工程效果得到群眾充分肯定。
      
      “小農水項目做得及時,質量也好!雖然個別農戶為了青苗賠償問題多次阻撓施工,但施工隊在村干部的支持下還是順利地完成了工程,鎮政府和水利部門為我們深澳片的老百姓辦了一件實實在在的大好事啊!”江南鎮的申屠村主任為桐廬“小農水”項目建設打出了高分。
      
      目前,正值新一輪冬春水利建設開啟之時,該縣2014年“小農水”項目建設已全面展開,將更新改造末級渠道76.30公里,排水溝23.88公里,打通該縣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預計到2015年,桐廬項目灌區灌溉保證率可達90%,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至0.75,節水1272.55萬立方米。項目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可提高1.2萬噸,新增農業總產值2755萬元,增加農戶人均收入344.52元。
      
      水利惠民 水美村美生活美
      
      淡淡蓮香繞過兩棵高大繁茂的銀杏古樹,悄悄飄進古村的家家戶戶,循著叮咚的太子溪消散在遠方。幾年前,環溪村的人們很難想象自己會生活在這樣的場景中。而現在,這里不僅成了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景點,更成了村民增收的亮點。
      
      “加強水利基礎支撐作用于我們桐廬而言十分重要,這與夯實農業基礎,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保障全縣糧食安全,以及建設現代農業和美麗新農村都密切相關。早在小農水項目建設之前,我們就開展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一系列工作,為發展生態農業、推進農村旅游業奠定了基礎。”桐廬縣水利水電局黨委委員袁雪挺有感而發。
      
      環溪村因被天子源、青源溪環繞而得名,建村至今已有620年歷史。逐水而居,因水而興,秉持這一理念,環溪村民的先祖們在建村之初就先建水系后建村,至今還留有一些古老的水利設施供人們使用。然而,曾幾何時,隨著近現代工業發展以及管理模式的落后,古樸的環溪村變成了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室內現代化,室外臟亂差,大溝就是垃圾污水家。
      
      早自2008年起,結合新農村建設、污水處理工程、古村落保護,桐廬縣水利部門對環溪村河道進行綜合治理。先后投資800萬元對環溪村6公里河道實施美化提升,河道清淤近1萬方,拆除河道上違法建筑,將過去河道邊臭氣熏天的“豬欄”拆除,改造成休息茶吧,新建石板堤防1200米,將人工綠化景觀與自然溪水景色融為一體。同時,投入280萬元在村里新建生活污水池9個,農戶全部實現截污納管。
      
      如今,村子里600多戶村民每天產生的200多噸生活污水都會源源不斷地注入污水處理站,經過處理合格后才予以排放。村子中心的兩棵古銀杏旁蓮香環繞,祠堂口臟亂差的農貿市場也變成了村民的“后花園”。“現在我們村里的民宿每個周末來的人很多,旺季時還要預約,否則可能找不到床位。”環溪村民的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近年來,通過深入貫徹落實省市有關擴大有效投資、“清水治污”、“三改一拆”、“三江兩岸整治”、“三雙”活動等一系列重大決策,桐廬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綠色崛起、轉型跨越之路,涌現了一批像環溪村一樣的美麗鄉村金名片。
      
      今年,桐廬開始全面實施“五水共治”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實施源頭治污截污、河道環境整治、基礎設施提升、景觀亮點打造、長效機制構建等一系列措施,達到從根本上治污,實現經濟社會全面轉型升級發展。在水利領域,則更是重任在肩,一批事關桐廬百姓民生和長遠發展的重點工程正在快馬加鞭,加緊推進——以兩江治理、中小河流及小流域治理、山塘水庫加固、區域排澇、農村灌排河道整治等工作為重點,全面推進防洪體系建設,切實提高城鄉防洪能力;以推進排澇工程、積水點綜合治理、河道清淤疏浚、完善排水泵站設施等為重點,著力消除易淹易澇片區;通過3年左右實現新增供水7000噸,管網更新改造800公里以上,完成11.4萬人規模的農村飲用水安全提升工程,建成城鄉供水一體化水廠及配套設施工程。
      
      革故鼎新 建管并重求長效
      
      相較于平原地區,桐廬“小農水”項目建設雖難,但更難的是農田水利設施的長效管控。“經過多年投入,水利工程建設已經做得差不多了,我們需要從建設水利邁向建管并重水利新階段,這不但在小農水方面,在水利其他工程上同樣如此。”袁雪挺說。
      
      為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桐廬在“小農水”項目建設之初就展開了一系列相應的體制機制改革探索。
      
      ——依據各類農田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和準公益性特點,探索建立財政資金引導的多元化、多層次投入機制,由政府、村民共同出資建設“小農水”;
      
      ——從當地實際出發,建立政府主導、責任明確的管理體制;
      
      ——大力推廣農民用水協會的組織形式,使受益農民群眾真正成為項目建設和管理的主體,積極、全面地介入包括立項、決策、規劃、實施、管理、檢測、評估和利益分享等各個環節;
      
      ——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靈活有效的工程運行機制。
      
      體制機制創新帶來的成效十分明顯,群眾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得到有效激發。
      
      深澳村外有一條兩米寬的溪流,一遇大雨,溪流就會溢出河道淹沒兩邊田地,村民深受其苦。建設該村的“小農水”項目時,桐廬縣水利水電局應村民要求加深了河道深度,村民自己也出資修建了部分河道。“河道的整治關乎我們的生活,政府已經開始牽頭做了,身為主人的我們怎么好不積極!”正在溪邊農田中忙碌勞作的村民說。
      
      在桐廬分水鎮,《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管理養護辦法》已開始施行。“該鎮依據管理養護辦法,組織建立了相關具體的項目管護制度和考核機制,管護工作與鄉鎮年終考評掛鉤,并與管護人員簽訂管理責任書或管理協議,從而明確了管護內容、管護要求及管護報酬支付方法,有效保證了該項目建后管護工作的落實。”桐廬水利水電局相關人員介紹說。
      
      在另一個被譽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的農村飲用水工程方面,近年來,桐廬縣委、縣政府共投入2.1億元,使全縣30萬農村人口飲上安全放心水。為了加強飲水工程建設管理,縣政府出臺了《桐廬縣農民安全飲用水供水管理辦法》和《桐廬縣農民飲用水工程管理績效考評辦法》,從供水設備維護、水質消毒監測、實行有償供水等方面進行考核。按考核成績實行以獎代補,達不到規定分數取消以獎代補獎金。目前,該縣已連續6年獲評全省農村飲用水長效管理達標縣稱號。
      
      農村飲水工程是一個動態的工程。下一步,該縣將繼續推進農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對水源地保護、蓄水池設施、環境進行改善。對工程進行查漏補缺,做好工程設施管理維護,確保全縣農村人口長期喝上安全飲用水,保證百姓身體健康。
      
      富春江、分水江,是貫穿桐廬的母親河。2013年,該縣出臺了《桐廬縣委、縣政府關于全面開展“河長制”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這在杭州市還是第一家。全縣各鄉鎮(街道)、庫區的83位行政領導兼任“河長”,實行“一對一”管理,建立起了縣長為“總河長”,鄉鎮(街道)行政負責人為本轄區“河長”,各行政村負責人為“村級河段長”的三級管理體系。“河長”對所轄河道管理范圍內的水生態環境治理和管理工作負總責,落實河道管護保潔隊伍和管護制度,協調落實河道維修養護經費,組織實施河道生態建設和水環境治理,負責做好河道防汛工作,檢查河道工程維護、水域岸線資源管理,依法組織檢查處置各類河道內違法行為。
      
      三吳行盡千山水,猶道桐廬更清美。桐廬人心中都有一個兒時的夢,那時的水很清,魚很多,夜晚看著星星,聽著潺潺流水和媽媽哼的搖籃曲,步入夢鄉,這是桐廬人記憶深處的鄉愁。伴隨從“小農水”項目建設到“五水共治”各大項目的全面實施,這一記憶中的鄉愁已在桐廬城鄉得以或保留或重現,并正在彌漫。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观看不卡| 久热爱精品视频线路一| 99视频在线观看精品|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视精品永久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不卡短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av|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91精品久久国产青草|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永久在线| 久久久国产精品四虎| 久久综合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久久久99大香线蕉| 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 99久久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高清国产精品久久| 3atv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14| 99ri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拍天天在线|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精品| 91精品国产麻豆福利在线| 99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永久永久永久永久永久精品| 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99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