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南水北調第一階段由于“調水沿線會經過污染區,水中攜帶了大量污染物和沉積物”,因此該水“到天津就基本上無法利用”。記者就此向天津市水務部門進行求證。
天津市水務局有關工作人員認為,該消息不實。“整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受水地是華北地區,現在的水還在丹江口水庫,還沒有正式調水。”
針對“因調水沿線經過污染區導致水污染”的傳聞,該工作人員認為,整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修建了專用渠道進行輸水,沿線各地在建設過程中也采取了多種有力措施確保水質安全,“我們在渠道周圍設置防護隔離帶,還對沿線的污染企業進行了整改、治理和搬遷,水質不會因為經過污染區而受到污染。”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整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還在進行沖水實驗,“沖水實驗的水確實不能飲用,但可以用作農業灌溉和改善生態環境。等到正式通水后,還有一套很嚴格的水質檢測和處理機制,對輸送的水的水質進行全程監控,只有水質檢測合格了才會供水。”
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司司長高俊才昨天也作出回應,稱目前南水北調工程中東兩線的水質問題總體達到了預期規劃和設計目標。高俊才說,南水北調工程最初規劃設計以城鎮供水為主,兼顧農業和生態用水。從南水北調中線來說,丹江口水庫的水質是比較好的,也發現一些支流存在水污染問題,但不影響大局。南水北調東線的水污染治理也已取得了明顯成效。他說,針對個別地方、個別污染點和個別支流出現的水污染問題,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非常重視,正進行認真治理,同時會進一步采取必要的防范和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