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9月18日訊(記者 殷萍 通訊員 楊立鵬) 污水處理及回用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環節。記者了解到,作為董家口循環經濟區的污水處理中心,中法水務項目一期將于年底投入使用,處理能力為1.32萬噸/天。到2030年,污水處理規模將達到23萬噸/天。
青島董家口中法水務有限公司負責承接董家口經濟區284平方公里區域(不包括青島港港區72平方公里)內的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治理。在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方面,一期項目規模為1.32萬噸/天,處理后的水質達到一級A后排放。
一期1.32萬噸/天污水處理項目分主線和副線兩條線建設。工藝主線處理規模為0.32萬噸/天,主要處理生活污水和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工藝副線處理規模為1萬噸/天,主要為青鋼廢水進行預處理,處理后的中水由青鋼100%回用。“處理后的中水將作為青鋼深度處理的原水,處理后全部回用。”中法水務公司技術總監楊勇強介紹。
董家口循環經濟區引進中法水務項目后,經濟區所有入駐企業產生的污水,不需進行預處理可直接排放到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這樣既可以避免企業在環境治理方面的重復投資,降低環境治理成本,又便于政府和環保部門監管,從而實現規模經濟,促進區域循環經濟發展。”董家口循環經濟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悉,中法水務公司在董家口經濟區的污水處理規劃總面積345畝,2030年污水處理規模將達到23萬噸/天。
作者:殷萍
楊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