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崔波到青銅峽市調研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
崔波先后來到葉盛鎮、瞿靖鎮、大壩鎮,認真聽取有關部門情況介紹,實地查看支斗渠砌護和溝道清淤施工現場,并向農民群眾詳細了解灌水和渠道清淤情況。崔波指出,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鞏固和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重要舉措,必須長期堅持下去,但要進一步創新機制,不斷提高科學化水平。要組織動員好群眾,但不能搞一哄而上式的“大會戰”,群眾出義務工主要是承擔農溝清淤等任務,要珍惜民力,科學安排,縮短工期,提高效率。要抓好渠道日常管護,堅持“誰使用、誰負責”,凡是已經修砌好的渠道都應交由農民用水協會負責維護,以便發現問題及時修補。要建立技術指標體系,對多長時間清淤一次,溝渠的寬度、深度和坡度多大最合適,除草時應連根鏟掉還是保留根系等,都要認真研究、科學論證,從技術層面加以規范。要完善考核驗收辦法,水利部門在考核驗收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程時,不能把工作量多少作為衡量標準,而要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多大提高。
在和吳忠市、青銅峽市有關同志座談中,崔波強調,高效節水灌溉是寧夏農業和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寧夏回族自治區將以揚黃灌區為重點,在抓好枸杞、蘋果、葡萄等滴灌的基礎上,大力推廣玉米滴灌,這既涉及技術問題,也涉及政策配套問題。吳忠市作為揚黃灌區的主區域,要積極創新、大膽實踐,探索出一些好機制好辦法,充分調動群眾節約用水的積極性,為寧夏創造經驗、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