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 晁明春 馬桂路
9月10日凌晨,濟南二環西路臘山路路口的供水主管網發生損壞漏水事故。由于損壞管道為1.4米寬主管網,濟南城區西南部大部分區域停水降壓,部分地區停水時間達到40個小時,直到9月11日下午才逐步恢復供水。
這已是二環西路供水主管道兩個月來第三次因外力損壞停水。記者采訪發現,在濟南供水格局現狀下,該區域沒有其他應急水源,與此同時,東部城區也面臨缺水窘境,省城“大水網”完善亟待提速。
頻繁停水都是修路惹的禍?
9月10日一早,濟南城區西部及南部的中海國際、魯能領秀城、王官莊、白馬山等小區的市民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停水了,不但無法洗漱和做飯,連廁所都沒法上,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濟南水務集團官方微博稱:因供水管道出現漏水,濟南水務于9月10日4:00至9月11日20:00對臘山路口直徑1400毫米供水管道進行搶修,屆時四座加壓站停機。受此影響,西至二環西路、南至二環南路、東至舜耕路、北至經十一路范圍內的用戶將有停水或降壓現象。
據了解,今年7月21日和8月11日,濟南城區南部、西部多個住宅區就因供水管道漏水搶修遭遇過突然停水。連續停水引發用戶集體“吐槽”。在濟南水務集團網站上,不少用戶發出抱怨。
“此次損壞的管線為老管線,使用已20年以上,為混凝土材質。”濟南水務集團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供水管道鋪設在非機動車道和綠化帶下面,因為二環西路正在施工拓寬,為方便施工,綠化帶被鏟除變成快車道,而且經常有大型施工車輛碾壓通過導致管道接合處松動,出現漏水情況。
“水管爆裂是綜合性原因導致的,主要有三個方面:施工挖掘造成損壞,車輛碾壓導致管網破裂,水管自身老化。”該工作人員解釋,“像此次二環西路管道爆裂一樣,濟南每年要發生七八次大水管爆裂事件,但由管線自身原因造成的事故只有一兩次,大多數都是因為施工、車輛碾壓等外力引發的。”
水荒凸顯供水格局單一
雖然停水區域大、時間長,但是一處供水管道破裂竟然導致大片城區鬧水荒,還是讓很多市民感到不解。“其實,舜耕路往東用的也是玉清水廠的水,只不過主管道在經十路上有一個分水口,舜耕路以東不用這個需要維修的輸水管線送水,不然影響范圍更大。”濟南水務集團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據了解,目前,濟南供水主要來自五大水庫。其中,北部的鵲山水庫和西部的玉清湖水庫是濟南市最大的“水缸”,這兩大水庫均是“引黃水庫”,分別對應著鵲華、玉清兩座水廠,是全市供水的主力軍。而臥虎山水庫、狼貓山水庫、錦繡川水庫則為南部和部分東部居民供水,分別對應南郊、雪山和分水嶺三個水廠。這三座水庫在春夏之交時容易出現死庫容的情況,這時就必須靠調度黃河水來保證居民用水供應。目前,因為臥虎山水庫渠道坍塌,南郊水廠停產,錦繡川水庫對應的分水嶺水廠供水杯水車薪,南部城區用水面臨緊張局面。
同樣遭遇用水尷尬的,還有東部城區,因缺少大型水源,到用水高峰期,東部城區每天缺水10萬立方米。這時如果西、北部兩處水廠再出現意外狀況,東、南區域肯定會喊渴。
“大水網”改善缺水現狀
“從城市的發展來看,聯網供水相對于單片供水是利大于弊,眼下對濟南來說,需要做的就是完善整個城市的供水體系,建立大水網的格局。”濟南市水利系統一位人士告訴記者,“對于濟南這樣缺水的城市來講,水網體系的完善可以充分調動現有水源,并合理分配。”
如何讓河道不再干涸,讓水龍頭里不再斷水?目前,濟南正在實施的“五庫連通”工程,或將構筑起省城大水網格局。據介紹,隨著南水北調工程引長江水入濟,濟南已經形成了長江水、黃河水、地下水、地表水和非常規水“五水”統籌的局面。今年,濟南計劃投資112億元,實施179項工程,進一步提升水資源支撐和保障能力。
“水利部門正在加快水源配置工程建設,完善‘六橫連八縱,一環繞泉城’的水網構架,除了南水北調續建配套工程以外,今年將重點實施臥虎山水庫、錦繡川水庫、興隆水庫、漿水泉水庫和龍泉湖水庫五庫連通工程。”濟南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說。
如果將這5座水庫連接起來,每天可以調配15萬立方米長江水、黃河水,既可向南郊水廠、分水嶺水廠供水,保障城市供水,又可用于城市河道景觀生態用水。這5座水庫實現貫通后,河道干涸以及污水橫流的問題也將得到有效解決。
受影響居民家庭恢復供水
由于受損的是供水主管網,波及區域較廣,此次漏水事故造成數萬戶居民家庭生活用水受到影響。直到9月11日下午,受影響的居民家庭才恢復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