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年,通州區自來水公司將制定用水和供水的管理措施,凡發現跑、冒、滴、漏現象沒有及時維修的將加收兩倍的水費,偷水和私自安接供水管線的將處罰500至5000元,同時舉報偷水、私自安裝供水管線的將有獎勵。
??7月11日,本報刊登的《通州30萬人昨吃市區水》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今天,喝了五個月市網水的通州百姓有什么感想呢?通州的供水情況又是怎樣的呢?近日,記者深入到通州區自來水公司和百姓家中,全面了解通州的水。
??
??市網水給通州帶來三大變化
??之一:又有5萬人喝上自來水
??在通市網水之前,通州有25萬居民使用自來水,引進市網水后,最顯著的變化就是解決了通州水源不足的問題。現在通州約有30萬人喝的是市網水。2010年之前使用自來水的通州居民都將不用擔心沒水喝的事件發生。
??之二:六層樓有水用
??20世紀80年代末,我區4層樓以上的居民基本使用不上水。“今年4月中旬,我們接到了很多電話反映家中沒水,我們緊急采取措施對一些舊管線進行改造。但徹底解決水壓問題的還是通上市網水之后。”通州區自來水公司辦公室副主任王世良介紹:“從8月份開始,就再也沒有接到過反映沒水的電話了。”
??今年5月初,家住中倉小區31號樓6層的黃女士曾向記者反映過一到晚上家中的水就特少,經常洗澡洗到一半時就沒水了。7月12日,記者走入黃女士的家,正在洗菜的她很是激動:“水大多了,沖的很。”12月12日,記者再次聯系黃女士,“這半年除了正常的停水外,家中一直都有水,水量也很大。”
??之三:水質污染投訴明顯降低
??“一直以來我們都保持安全穩壓地供水,市網水更加改善了通州百姓的用水條件。”區自來水公司總經理呂文才說。記者從區衛生監督所了解到,今年下半年,投訴反映水質有污染的電話,和上半年相比有了明顯降低,大部分水質污染都是出在自備井上。今年9月29日,焦王莊人文大學發生的水質污染事件,就是因為自備井上、下水管道接錯導致的。
??
??通州“管”水兩大法寶
??IC水表?省了入戶查表
??2003年安裝智能IC卡水表被列為區政府為民辦55件實事之一,到目前為止,全區共安裝了智能IC卡水表2000塊。“IC卡水表是為了解決入戶查表收費存在的一些問題,明年我們將重點做這項工作。”呂文才說。
??律師催債:追繳拖欠水費
??對于拖欠水費的問題,今年自來水公司推出了一條新舉措,聘用專職律師來追繳拖欠的水費,欠水費達三個月的,將收到律師函,如仍不交,就將被告上法庭。此項政策實施以來,通州區自來水公司營業所共發了十多封律師函,但目前沒有一例走上法庭的。今年共追回拖欠水費71.8萬元,清欠率達到27.6%。
??
??通州供水歷史:
??■清代通州主要飲用井水,以井為中心,把通州城92條街巷劃分13片。每片有1-3眼井,水井大小深淺不一,水質甜苦不同。當時城內共有甜水井11口。為了避免污跡流入,在井口上加一塊石蓋,有些井臺上架有轆轤做提水工具。有的則在磚井處蓋上井房,雇工提水出售,稱之為“洋井”。
??■1936年日本占據通州時,在貢院胡同小學東北角鑿了一眼機井,并在東倉修筑1座水塔,從此通州城有了自來水。當時在城里設17處水樓,編有序號,每處水樓有人看管和收費。
??■1950年至1978年相繼鑿建12眼機井,設立公用水龍頭。
??■1979年引水管進院落和用戶家中,日供水量達到了1萬噸。但缺水問題一直是阻礙通州經濟建設的重要因素。
??■2002年通州區政府決定沿朝陽北路鋪設DN1200鋼管,將市區管道與通州區供水管網溝通向通州區供水。今年5月2日工程正式施工,7月10日竣工。管線全長3.9公里。
??
??兩次停水報道
??讓我深感責任
??閉上眼睛,回憶自己半年來的記者生涯,感到可說的東西實在很多很多。
?? 第一次采訪:那天潞河中學門前戒備森嚴,我原定進入校園采訪一位學生,以他生活的一天為經歷來報道潞河中學復學第三天的情況的報道思路,被把守在門外的5、6名保安所破滅,在等待4個小時,仍不能進入學校后,我原有的豪邁心情被徹底打碎,“記者這么難當呀。”
?? 第一次感到欣慰:那天早晨6時40分,接到大棚村村民打來的電話“今天一早就來水了,很感謝你們。”還在半夢半醒中的我笑了,其實自己只是給相關的負責人打電話詢問水泵修檢的情況,沒想到停水已有10天的大棚村只因自己的一個電話就來水了。
??兩個月后,當我再次接到大棚村停水的電話后,我突然感到自己背負著一個沉重的責任。大棚村又來水了,同樣是在我采訪完相關負責人后,但這次我卻笑不出來了,因為我感到自己的肩上背負著通州百姓的期待。
??一直以來,貼近百姓、“零距離”新聞是本報的報道方針,大棚村的兩次停水,讓我深刻領悟到,通州百姓的酸甜苦辣左右著我的思緒,傳遞百姓的呼聲和政府的聲音是我的職責。記者方芳/文 記者 王力利 /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