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調價方案
方案一:第一階梯用戶(年用水量不超過120立方米)每噸漲0.75元
方案二:第一階梯用戶(年用水量不超過150立方米)每噸漲1元
調價后多支出多少錢?
按方案一計算,居民每月戶均增加支出7.5元,年增加支出90元按方案二計算,居民每月戶均增加支出12.5元,年均增加支出150元
A02版
長春居民用水價格為什么要調整?調整后,居民生活成本會增加多少?
昨天,“長春市居民用水價格調整聽證會”在松苑賓館舉行。長春市發改委副主任付臣、長春市發改委價格調控監督處處長邵樹權等負責人參加。
會上,23名到會代表和兩名請假代表均同意水價上調,其中22名到會代表同意第二套調價方案,一名到會代表同意第一套方案。
根據流程,15個工作日內,將公布聽證結果和最后的水價調整方案。
調價理由
原定于9點召開的聽證會,因為一名代表遲到,召開時間延到9點10分左右。參加代表原定為25人,兩名政協代表因故請假,實際到場參加人數為23人。到會人數超過2/3,符合召開聽證會辦法規定。隨后,發改委方面陳述了此次調價的理由。
13年來水價沒有調整過
邵樹權介紹,長春市現行居民自來水價格是在2001年調整的,由基本供水價格、引松基金和污水處理費用三部分構成,每立方米2.5元(基本用水價格1.9元,引松基金0.2元,污水處理費用0.4元),使用二次供水的用戶,每立方米收取0.7元的二次供水費用,到戶價格為每立方米3.2元。邵樹權說,從2011年到今年上半年,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除長春外,均調整了居民自來水價格。其中南京調整5次。寧波、成都、武漢調整4次、濟南調整3次,深圳、哈爾濱、西安、杭州等城市調整2次。
供水每立方米虧損1.41元
根據介紹,13年來,長春市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長了4.11倍,而自來水價沒有調整過。根據企業成本測算,2013年,長春市自來水業務收入6.05億元,供水總成本9.44億元,虧損超過3億元。平均單位供水成本為4.16元/立方米,平均單位售水價格為2.75元/立方米,平均虧損1.41元/立方米。
每立方米成本增加1.26元
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原水要增加5%的營業稅和每立方米0.2元的水資源費,同時水利工程原水價格在現行價格基礎上每立方米平均上調了0.3元,自來水成本每立方米增加0.38元。此外,2014年~2016年的二次供水管網、二次供水泵站和樓內管道更新改造工程已經開工,投資36億元,扣除省、市財政投資的40%,水務集團需貸款21.6億,按貸款時間20年,年利率6.55%計算,平均每年償還貸款本息1.94億元,按照2013年售水量計算,每立方米增加成本0.88元。
僅這兩項,平均每年增加供水成本1.26元/立方米,這意味著供水成本達到每立方米4.66元。
代表意見
在聽取了發改委調價依據和未來規劃后,23名到會代表均現場表示同意居民水價上漲。消費者代表金勝昔表示,提升節水意識需要杠桿來翹動,增加水價就是其中之一。
兩名未到現場的代表請邵樹權代表他們宣讀意見,均同意調整。
22名代表同意第二套調價方案。有一名代表同意第一套。同時,代表們還提出了對調價的建議。
曹雪梅代表:增加低保家庭補貼
長春市民政局代表曹雪梅提出,調價應在不影響低保、低保邊緣戶家庭和低收入家庭負擔的前提下進行。長春城市低保家庭近五萬戶。建議適當增加對低保家庭補貼。
楊志勇代表:資金使用透明化
此次調整的一個目的,是為了水務集團的管網建設、改造。楊志勇代表表示,自己同意第二套方案,希望盡早改造二次供水設備,他希望能增加資金使用情況的透明度,相關部門也應該加強資金監管。
初廣潤代表:明確“減漏”目標
初廣潤代表認為,供水企業也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他認為應該在水價調整方案的具體措施中,對水務集團提出明確減漏目標,約束企業在3~5年內把漏濕率降低到正常水平。
方案一
簡介:根據“方案一”規定,將居民用水價格由3.20元/噸調整為3.95元/噸,上漲幅度23.43%(其中:供水價格由1.90元調整到2.65元,其他不動:即引松基金0.20元、污水處理費0.40元和二次供水費用0.70元)。
補貼:
繼續實施免收低保戶每月每戶5元水費的同時,方案一中,政府再給予低保戶每戶每月7.5元水價補貼。
特點:
該方案第一階梯覆蓋了89.42%的居民用水戶,對8.60%用水較多和1.98%用水最多的用戶,實行差別化水價,有利于引導居民合理、節約用水。
第三階梯年用水量
198
立方米以上每立方米
7.90元
第二階梯年用水量
121~197
立方米每立方米
5.93元
第一階梯年用水量不超過
120
立方米每立方米
3.95元
方案二
簡介:將居民用水價格由3.20元/噸調整為4.20元/噸,上漲幅度31.25%(其中:供水價格由1.90元調整到2.90元,其他不動:即引松基金0.20元、污水處理費0.40元和二次供水費用0.70元)。
補貼:
繼續實施免收低保戶每月每戶5元水費的同時,方案二中,政府再給予低保戶每戶每月10元的水價補貼。
特點:
該方案適當擴大第一階梯居民家庭的覆蓋面,但提高了調價幅度。同時對4.1%用水較多和0.9%用水最多用戶,實行差別化水價。
第三階梯年用水量
226
立方米以上每立方米
8.40元
第二階梯年用水量
151~225
立方米每立方米
6.30元
第一階梯年用水量不超過150
立方米
每立方米
4.20元
算一算哪種方案更省?
年用水約100立方米的:方案一水費約為395元,方案二水費約為420元。方案一更省
年用水約150立方米的:方案一水費約為652元,方案二水費約為630元。方案二更省
年用水約200立方米的:方案一、方案二差不多分別為954元、945元,方案二略省
年用水約250立方米的:方案一約為1350元,方案二則要1312元。方案二更省
算賬:方案二月均支出增加12.5元
兩個階梯水價方案的基本水量分別為年120噸、年150噸,均高于長春市目前居民生活用水年均常規用量。根據調查顯示,近年來長春市居民戶均年常規用水量為70噸~80噸。
考慮到居民未來可能的用水增量,按“方案一”計算,居民每月戶均增加支出7.5元,年增加支出90元;按照第二方案測算,居民每月戶均增加支出12.5元,年均增加支出150元。
這次理順水價后,兩個方案的水費支出分別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0.67%和0.89%,占比較低,水費增支幅度也明顯低于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
解析:他們為什么選擇方案二?
根據計算結果,根據年用水量數據,對于大多數長春家庭來說,方案一要更“便宜”一些。不過,為什么這次聽證會中方案二卻以壓倒性優勢獲勝?
一位代表表示,現在供水成本不斷提高,即使采用第二個方案,供水企業依然是在虧損狀態下供水。如果供水企業壓力過大,后期水網改造也會有更大的負擔。因此,盡管對于普通用戶來說,第二個方案水費支出可能更高,但這一方案有利于供水環境的改善。而且,這筆支出普通家庭也完全可以負擔得起。
改變:二次供水費將并入水價中
據了解,在現行居民自來水價格中,使用二次供水的用戶,每立方米收取0.7元的二次供水費,到戶價格為每立方米3.2元。此次調整水價后,將向居民用戶收取的二次供水費用并入現行的自來水價格中,取消二次供水費。
水價中包含取水、供水到居民用戶的全部運行、維護和更新改造費用。在接收改造過渡期內,由物業公司或其他公司管理的居民小區二次泵站,暫時由供水企業在水費中支付0.7元/立方米的二次供水加壓費。今后泵站管理、運行、更換設備等一切開支全部由自來水公司承擔,將完全杜絕棄管等現象。
消費者代表是如何選出的:
據悉,消費者聽證會代表的選拔程序是,由長春市城區長期居住,具有一定文化基礎和語言表達能力,為人公正、公平,關心物價工作,年齡在十八周歲以上、身體健康的公民自愿報名。報名結束后將有意向參加民用自來水價格調整聽證會及旁聽的市民按報名順序依次編成序號,隨機抽取。
針對此次聽證會各代表提出的意見以及建議,長春市發改委將進行研究后提出相關處理意見,并且上報給長春市政府。經長春市政府研究決定后,最終向廣大市民公布調價方案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