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務,簡而言之就是通過數據采集儀、監測儀等傳感設備,將自動采集的雨量、水位、流速、水質、水壓等有關水情信息,通過有線網絡或無線網絡,傳輸給各個涉水子系統,再通過數據交換的方式傳輸給智慧水務總平臺,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完成海量數據的分析、預測、決策,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水務運營系統的整個生產、管理和服務流程,使之更加數字化、智能化、規范化,從而達到“智慧”的狀態。
通俗點說,未來城市發展過程中,水多了、少了、臟了、渾了,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就能“運籌千里之外”。
“在智慧水務大系統里,各個終端采集設備在不間斷運行過程中,勢必會產生海量、復雜、實時的涉水數據,如果還是采用傳統的運行模式來解決這些具有一定相關性的海量信息,既缺乏解決海量數據的實時計算能力,也沒辦法分析挖掘數據信息內部之間的關聯性。”市經信委信息化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幸好,有云平臺服務這項新技術,它就是在大數據背景下催生出來的基礎架構和運算模式。
“在用戶需求計算資源較大的時候,云平臺服務將打開更大的空間,提供滿足用戶需求的計算能力;而當用戶需求較少的時候,也能提供較少的計算資源,如此一來,既能節約資源,又能對涉水海量數據作出一個高效的處理。”該負責人強調,這也是傳統服務器和運行模式所不具備的。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四個子項目均已完成項目評審立項和建設資金按進度下達工作,合計投資已達1.99億元。
目前,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城區智慧排水等項目一期已經建成投運。智慧水務信息綜合指揮平臺,將待水利林業應急指揮大樓完工后開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