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訊(記者文靜)自來水的生產過程也能巧用水,巧省水。昨天,田村山凈水廠超濾膜處理車間正式投入使用,這將使北京城區每天增加供水應急能力4萬立方米,城區總供水能力增加到322萬立方米/日。目前,本市所有地表水廠均已實現工藝排放水回用(即尾水回用),每天省水約10余萬立方米。
昨天,記者走進市自來水集團田村山凈水廠,探訪剛剛投產1天的“澄清式超濾膜制水工藝”車間。混合池、絮凝池、澄清式膜濾池等大小水池左右“列隊”,960平方米的區域像是一座“微縮”第九水廠。記者注意到,混合池中翻滾的原水泛著黃,不禁脫口問道:“這水能喝嗎?”工作人員說:“這原水其實是在制水過程中產生的工藝排放水,因為濁度較高、有機物含量高,以往一般都不能再被利用。而現在,通過澄清式超濾膜制水工藝,就能將其再變成清澈自來水。”據介紹,田村山凈水廠每天要產生近兩萬立方米的工藝排放水,“有了這個工藝,原水處理率接近100%,這意味著我們每天都節約了兩萬方的水。”
記者看到,濁度顯示為4.33NTU原水從混合池翻滾著進入到了底部有紅色沉積物的絮凝池,“這是原水跟絮凝劑的反應,就像柳絮一樣,將原水中的膠體、顆粒裹攜后迅速沉淀,形成絮狀礬花。”工作人員介紹,經過絮凝的水進入澄清式膜濾池,通過膜過濾形成的清水再流入清水池。這時,濁度已變成0.02NTU,大大低于國家飲用水標準1NTU。
據預測,今夏城區高日供水量將達到310萬-315萬立方米。市自來水集團表示,田村山凈水廠的正式投入,可增加應急供水能力4萬立方米,使北京城區日供水能力增至322萬立方米。“這相當于門頭溝區一天的用水量,對緩解北京西部地區高峰供水壓力,提高供水保障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據悉,這也是在郭公莊水廠5月底具備10萬立方米/日調蓄能力之后,市自來水集團應對北京城區今夏供水高峰的一項重要舉措。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有3座水廠使用地表水,分別為第九水廠、309水廠和田村山凈水廠,都已能實現工藝排放水回用,每日能節水10余萬立方米。
市自來水集團相關負責人同時表示,超濾膜處理車間是在短短80天之內完成建設,各套設施設備像搭積木一樣進行組裝集成,“像4萬立方米的出水量,以往保守用地也要1萬平米,有了集成,只需不到十分之一的地兒。”如果遇有供水突發事故,可先緊急拆卸、再到事故地臨時組裝,成為可移動應急供水處置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