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個缺水的大城市,北京城市河湖是我們整個城市基礎設施和生態水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河湖擔負著重要的供水、排水和城市水景觀的重要的作用。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畢小剛認為,治河需先治污,還清水質是河道治理的第一要務。
大中小相結合 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
北京市規劃建設14座大型污水處理廠。目前已經建成高碑店等9座污水處理廠。正在抓緊建設北苑等5座污水處理廠。同時,在郊區衛星城建成14座中型污水處理廠,村鎮新建216處小型污水處理設施。2006年全市污水處理率70%,處理污水9.62億立方米。其中:城八區污水處理率90%,處理污水7.8億立方米,郊區衛星城污水處理率70%,處理污水1.4億立方米。
點源治理和面源治理相結合 加大河道排污口的治理力度
在加快建設污水處理廠的同時,需要加大河道排污口的治理力度,沿河鋪設污水管線,截流污水口,收集污水。近幾年城市河道共截流排污口2000余個。在截污的同時,運用國際方面的新技術,修建了攔污閘門等多種方式,千方百計減少污水直接入河,保護河道的清潔。
在郊區,由于郊區相對空間比較開闊,在這種地區,結合污水口的治理,在污水口就地建一些污水凈化設施,各個擊破,就地凈化,依靠河道自然的凈化能力,恢復生物多樣性。如,在溫榆河上選擇了一些重要的排污口,在排污口附近設置一些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凈化,取得了很好的生態效果。
在郊區河道治理過程當中,加大了對上游面源的治理力度,這是保護河道很重要的舉措。這幾年來,隨著治河新理念不斷實現,加大了對面源的農藥、化肥以及垃圾、污水的治理力度,在重要的郊區的旅游區,加大了民俗旅游區生活污水治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構筑生態修復、生態治理、生態保護三道防線
另外,以水源保護和水源生態建設為中心,在郊區重要的水源地,構筑了生態修復,生態治理和生態保護三道防線。改變了過去傳統上的治理模式,先后治理了300多條小流域,建設了300多處污水處理設施,目前這些小流域在保護水源,保護城市河道水環境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在城區河道,按照城市河湖保護和管理的范圍,拆除了各種違章建筑和違章設施41萬平米,并且勸阻在非指定的區域進行游泳、捕魚、垂釣27萬人次,取締非法自由市場28個,清理非法洗車、無照攤販18.6萬人次,查出違法施工的234次,組織了300人的清潔保潔的隊伍,對河道的保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