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永熙 通訊員粵水婷)連日來,社會上又流傳有關咸潮的新聞,省水利專家對此表示異議。他們提出,據國家、省以及各級各地水利部門一致認定,去冬今春廣東珠江三角洲等地基本沒有發生咸潮災害,尤其對以往咸潮重災區澳門、珠海等地的水源供應含氯始終保持在80~100毫克/升區間,大大優于250毫克/升的國際標準。
專家指出,去冬今春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解決珠澳供水“咸潮問題”,統一部署,珠海市政府也制定了詳細的供水防咸預案。為保障珠澳供水安全,從2006年初開始,廣東省政府及珠海市政府相關部門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加上去冬今春天公作美雨水比較均勻,廣東沒有出現干旱,更主要的是國家防總從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實施的珠江流域骨干水庫統一調度,西江上游在建的第三大水電站龍灘水電站2006年9月30日成功下閘蓄水;西江梧州斷面流量基本維持在1800立方米每秒以上,廣東思賢滘斷面流量一直維持在2200立方米每秒以上,有效地壓制了珠江口咸潮;對下游澳門、珠海兩地供水始終安全優質,咸度保持在80~100毫克/升之間。
專家說,去冬今春國家和廣東省各級水利部門等權威基本沒有發布咸潮災害的消息,社會上流傳的咸潮的新聞是缺乏科學根據的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