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正藥業日前公告稱,因環保不達標部分產區停產,而這已經不是海正藥業第一次遭遇“環保門”事件。業內人士質疑海正藥業因不愿意加大環保投入經費而近年屢上黑名單。
10月18日,浙江省臺州市環保局和臺州市椒江區政府聯合下發了一則《關于印發臺州主城區告別化工惡臭“倒計時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海正藥業、新東港藥業等7家企業完成整治提升,并限定最遲在今年12月30日前完成。11月13日,臺州市環保局和椒江區政府再次下發《關于對海正藥業等七家企業保留項目全面實施停產整治的函》,要求7家企業保留項目在11月15日之前實施全面停產整治,完成整治并通過驗收后方可恢復生產。
作為原料藥大戶,這已經不是海正藥業第一次遭遇“環保門”事件。2012年初,環保部公告海正藥業被查出“外排廢水C O D超標排放,電纜溝積存高濃度污水;抗生素菌渣等危險廢物擅自出售給無資質的企業;與環保部門聯網的在線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等問題。海正藥業當年也提出了相應的整改措施,但今年環保問題再次出現。
與2012年初環保部核查項目不同的是,臺州市環保局此次發現海正藥業巖頭廠區的問題不涉及原料藥菌渣等危險廢物,而主要集中在“現有廢水處理設施改造,清理池內污泥;廠區雨水管路的清理、疏通工程;新建一套蓄熱式熱力焚燒工藝(R T O )處理裝置,集中處理儲罐區、抗腫瘤藥區域、108車間有機廢氣;廠區高壓板框中心密閉化改造工程;廠區各車間拆除現有空間引風排氣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