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廣州市水務局召開全市水務系統走新型城市化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水城動員大會。市水務局局長丁強表示,按照生態水城建設總體要求,廣州市將繼續加強水環境治理,提高城市防洪安全和飲水安全,花大力氣解決城市的內澇問題,老城區排水標準將從現在的一年一遇提高到2年一遇以上。
治水關鍵要抓“截污”
丁強介紹,市水務部門前段時間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新型城市化發展決策部署,開展了水務系統調研活動,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市水務工作與發達國家先進城市仍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廣州市的治水仍是要讓“水變清”作為核心,關鍵也要抓好“截污”。
同時,因城市內澇對社會生活影響重大,市民要求治理的“呼聲”較高,因此,廣州應該加快對城市排水系統進行改造,全面提高城市排水系統的標準,此外,北部和部分農村地區飲用水還未完全達標,還需要大力推進農村自來水改造工程。
據了解,市水務部門提出的生態水城建設目標是,要以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為新起點,著力將廣州打造成為水資源合理利用、水安全有效保障、水環境生態自然、水文化異彩紛呈、水管理高效科學、水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人水和諧的嶺南生態水城。
新建污水處理廠10座
據市水務局介紹,今后將重點抓好6項水務工作。一是繼續推進水安全建設,進一步提高城市防洪排澇標準,目前,廣州市排水管網重現期達2年以上的不足10%,要通過排水改造和深層隧道建設等措施,到2020年老城區排水標準提高到2年一遇以上,重點地區達到5至10年一遇。在4245個自然村實施農村自來水改造工程,2014年6月底前全市所有供水企業水質均達到國家相關要求。二是繼續強化水資源管理,要求主要江、河、湖、庫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70%以上。
三是繼續加強水環境治理,新建污水處理廠10座、擴建污水處理廠10座,同步完善污水管網收集系統。重點整治海珠生態城、金融城、智慧城和石井河共4個片區的河涌;打造東濠涌二期、荔枝灣三期、獵德涌等景觀河涌,綜合治理一批河涌。建設一批人工湖、公共沙灘和濕地公園。
四是繼續挖掘水文化內涵,對歷史上留存的文化景點,原地進行保護。
五是繼續強化水務管理,構筑防洪排澇網、供水網、生態網三網合一的智慧水網。
六是繼續發展水經濟,把市政配套建設、濱水土地開發與水環境治理結合起來。
治水關鍵要抓“截污”
丁強介紹,市水務部門前段時間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新型城市化發展決策部署,開展了水務系統調研活動,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市水務工作與發達國家先進城市仍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廣州市的治水仍是要讓“水變清”作為核心,關鍵也要抓好“截污”。
同時,因城市內澇對社會生活影響重大,市民要求治理的“呼聲”較高,因此,廣州應該加快對城市排水系統進行改造,全面提高城市排水系統的標準,此外,北部和部分農村地區飲用水還未完全達標,還需要大力推進農村自來水改造工程。
據了解,市水務部門提出的生態水城建設目標是,要以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為新起點,著力將廣州打造成為水資源合理利用、水安全有效保障、水環境生態自然、水文化異彩紛呈、水管理高效科學、水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人水和諧的嶺南生態水城。
新建污水處理廠10座
據市水務局介紹,今后將重點抓好6項水務工作。一是繼續推進水安全建設,進一步提高城市防洪排澇標準,目前,廣州市排水管網重現期達2年以上的不足10%,要通過排水改造和深層隧道建設等措施,到2020年老城區排水標準提高到2年一遇以上,重點地區達到5至10年一遇。在4245個自然村實施農村自來水改造工程,2014年6月底前全市所有供水企業水質均達到國家相關要求。二是繼續強化水資源管理,要求主要江、河、湖、庫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70%以上。
三是繼續加強水環境治理,新建污水處理廠10座、擴建污水處理廠10座,同步完善污水管網收集系統。重點整治海珠生態城、金融城、智慧城和石井河共4個片區的河涌;打造東濠涌二期、荔枝灣三期、獵德涌等景觀河涌,綜合治理一批河涌。建設一批人工湖、公共沙灘和濕地公園。
四是繼續挖掘水文化內涵,對歷史上留存的文化景點,原地進行保護。
五是繼續強化水務管理,構筑防洪排澇網、供水網、生態網三網合一的智慧水網。
六是繼續發展水經濟,把市政配套建設、濱水土地開發與水環境治理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