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鶴山村村民唐熙志大爺告訴記者,當地看上去很清澈的河水里面含有一種有毒的重金屬元素——砷,用這里的水澆地禾苗很快就會死掉。不僅河水不能灌溉,就連此地的地下水都存在砷超標的情況。唐大爺告訴記者,造成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就是當年建在河道上游煉制砒霜的雄黃礦肆意排污,傾倒廢礦渣造成的。直到現在,河里都能找到很多“砒灰渣子”。而村民口中的“砒灰渣子”就是沒有煉干凈的雄黃,燒熟以后白色的就是砒霜。鶴山村村民龔兆元告訴記者,當年煉砒和生產硫酸的礦渣,成年累月地堆砌在這條河邊,殘留的砷便直接流入河里。
雄黃,是一種橘黃色粒狀固體或橙黃色粉末,其主要化學成分為硫和重金屬砷。高品位的雄黃礦被用來制藥、工業(yè)防腐、農業(yè)殺蟲和制造煙火。唐大爺介紹說石門縣雄黃礦石資源豐富、品質好,1956年國家建礦開始用土法人工燒制雄黃煉制砒霜,并用煉砒爐尾氣生產硫酸,不計其數的砒霜、雄黃粉從這里源源不斷地送出去,送往中國甚至世界的各個加工廠,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為這片土地創(chuàng)造了光榮和財富,同時也深埋下砷中毒的種子。多年來,礦區(qū)生產硫酸的廢水以及煉砒過程產生的砒灰和二氧化硫,未經處理便直接排放出來污染了環(huán)境,提起當時礦區(qū)生產時的場景,現在唐大爺和村民們仍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