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位于舊道德路的烏魯班丹新生水廠,將于3月15日由李顯龍總理主持開幕。它標志著本地水供發展史又步入一個里程碑,進一步接近達成水供自給自足的目標。
現有的另三座新生水廠分別坐落在勿洛、克蘭芝和實里達。它們目前每天的總產量為11萬2000立方米。環境及水源部長雅國上星期曾在國會透露,勿洛及克蘭芝新生水廠的生產量接下來將增加。
負責烏魯班丹新生水廠的吉寶組合工程(Keppel Integrated Engineering),取得的是設計、建造、擁有和經營(DBOO)的合約,為期20年,估計可為公司帶來超過3億元收入。
這是公用事業局第二個交由私人公司發展和管理的計劃,第一個是前年啟用的新泉海水淡化廠。
烏魯班丹新生水廠主要是為新加坡中部和西部(包括裕廊、大士及裕廊島)的工商業用戶供應新生水。
新加坡的四個“水龍頭”分別利用集水區收集雨水、外來水供、新生水和海水淡化。
隨著烏魯班丹新生水廠正式投入服務,本地第三個“水龍頭”來源獲得進一步鞏固。
新生水技術的核心是通過微過濾、反向滲透和紫外線輻射消毒程序,把用后水再循環成安全的食水。
烏魯班丹新生水廠的另一個特點是建有本地首個大型的膜生物反應器實驗廠。耗資760萬元建造的實驗廠預料可以比目前更低的成本生產新生水作為工商業用途。
膜生物反應器技術是目前最先進的高效用后水處理科技。它的最大好處是省卻了通氣、沉淀、微過濾的步驟,水質卻比傳統的處理方式穩定,長遠來說成本會比較低。
新生水越來越受歡迎
另一方面,作為工商業用途的新生水越來越受歡迎。除了晶片圓盤制造商需要使用純凈的新生水外,商業大廈現在也紛紛改用新生水來冷卻中央冷卻系統。
由于新生水的售價比自來水便宜10至15%,因此能有效減少運作成本,協助用戶省下一筆可觀的費用。
政府的目標是在2011年,把新生水水供增加至每天占本地水供總需求量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