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中國水網曾發布最新水行業研究,結果顯示,供水行業整體虧損,情況堪憂。同時中國水網年度十大新聞揭曉,水價上調面臨新形勢入選。近日廣州水價調整在引發眾多關注的同時,也遭遇不少質疑。究竟該如何看待水業和水價現狀,本文特別對深圳萬德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海進行了專訪。
對于水價現狀,汪海認為,總體上看,現狀水價基本能覆蓋供水企業成本。但只有很少水務企業能在現有水價水平下取得“合理利潤”,大部分還只是處于保本微利狀態,還有少數企業連保本也做不到。
一個城市的水價應該高到什么程度,應該視該城市供水企業的性質而定。如果企業是城市政府全資擁有的,且市政府對企業的業績考核項目中完全沒有利潤要求,則水價覆蓋合理成本就已經足夠;但如果供水企業并非當地政府持有完全產權,那么,企業的股東要求水價不僅覆蓋成本,還要支撐得起合理利潤。這樣的要求是合理的。
汪海認為,我國城市水價管理方面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成本審核和價格管制的水平低,加上企業財務不透明,可能有些成本項目不合理,公眾也往往因此對水價上調持疑慮;但是另一個問題是在調水價過程中,受民粹主義思維影響,聽證代表和水價管制機構往往不認可水務企業有權要求“合理利潤”。
以廣州西江引水工程為例,其成本攤入水價引發民眾質疑。對此,汪海認為,若飲水工程由政府投資運營,而且政府也不要求供水企業支付原水費,那么飲水工程費不能計入水價。如果引水工程是由供水企業投資建設和運營的,那么,理所當然飲水工程費用要計入水價。
對于大家關注的漏損率,汪海認為:“沒有、也不應該設定一個“標準的”或“正常的”漏損率。因為管網漏損是很多原因導致的,有管網狀況的因素,有內部管理的因素,有些城市,管網狀況理想,管網漏損容易保持較低;有些城市,管網狀況不理想,即使管理上付出很多努力,漏損率依然降不下來。”從同行數據對比看,他認為,廣州市那么大的供水系統,漏損率只有15%,還是比較理想的。
汪海介紹,廣州現行水價水平偏低,對企業持續經營確實造成很大困難。
根據中國水網研究統計,截止到2011年末,全國36個大、中城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居民生活用水到戶水價平均值為2.69元/立方米,其中自來水價格平均值為1.93元/立方米。廣州市居民生活用水到戶水價2.22元/立方米,排名倒數第八位;自來水價格1.32元/立方米,排名倒數第五。在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等相對接近的城市中,廣州市水價整體偏低,其居民生活用水自來水價格僅高于拉薩、武漢、南昌三市。
對此,汪海建議,盡快實現調價,對企業來講至關重要。
他認為,籠統地說,未來水價一定是要上漲的,因為供水成本會上漲,即使維持保本微利,水價也必須上調。但是,未來的水價會不會漲得足夠高,以致水務企業可以獲得合理利潤。對此,他表示不能給以肯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