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水了,來水了!”看到剛安裝好的自來水管流出清澈的自來水,鎮雄縣牛場鎮石筍村71歲的張大媽激動地說,“想不到這把年紀還能像城里人一樣用上自來水,今年春節用水不發愁了。”像張大媽一樣,鎮雄縣通過努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又讓32萬多農村群眾實現了安全飲水。
鎮雄縣資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水質性缺水較為嚴重,很多山區、半山區甚至鄉政府所在地都不同程度存在飲用水困難。為解決農村群眾、學校師生的安全飲水問題,該縣按照先規劃、后實施的原則,組織相關部門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全縣各鄉鎮,對不同區域的水源、水量、水質情況進行調查論證,科學制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方案,做到“一次規劃到位,按年分步實施”。通過努力,去年,全縣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176件,建成水池、水窖2796口,建成提水泵站4處,在“十一五”解決55萬人安全飲水的基礎上,又有效解決了32.31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
為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有人建、有人管,發揮持續長久效益,該縣對全縣4336件農村小型水利和飲水安全工程全面實施管理體制改革,成立用水合作組織1779個,承包經營小型水利工程28個,基本解決了管理責、權、利不清的問題,初步形成了“建、管、用”相一致,“責、權、利”相統一的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
去冬今春,鎮雄縣大興農田水利建設,計劃新建各類水利工程10888件,新建村鎮供水工程73處,新增防滲干支渠道83.32公里、田間渠道5.24公里,新建小塘壩7座、水池水窖2372口、澆灌機井32眼,新增供水受益人口22.47萬人。
記者 張天春 通訊員 吳長彬(云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