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長江水文局了解到,三峽工程連日來加大下泄流量,加上洞庭湖、鄱陽湖流域來水增加,已初步緩解去冬以來長江中下游的枯水狀況。
????每年2月中旬前后,歷來是長江中下游水位最低之際。長江水文局總工程師程海云教授介紹說,三峽工程自2月初加大了下泄流量,在入庫流量僅3000多立方米/秒的情況下,持續(xù)保持了4000多立方米/秒的下泄流量。連日來,三峽水庫累計為長江中下游補水15億立方米。加上2月份長江中游的洞庭湖、鄱陽湖流域降雨的逐步增多,使長江中下游因枯水造成的多種不利影響提前得到緩解。
????長江水文局實測數據表明,長江上中游交界處的宜昌、中游的沙市和武漢,以及中下游交界處的大通水文站,這四大水文站的水位比年度最低水位分別高出0.2-1.6米,表明長江中下游已步出水情特枯、航運及沿江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最困難的境地。
????“如果沒有三峽工程,長江中下游遇到目前的特枯水情就會更嚴重。”長江水利委員會副總工程師金興平教授說,三峽工程去年蓄水至156米后,共攔蓄上游來水110億立方米,這已成為目前枯水時節(jié)的寶貴資源,使三峽工程具備了發(fā)揮綜合效益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