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四大補償工程之一的興隆水利樞紐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記者今日實地采訪獲悉,該工程建設工作穩(wěn)步推進,總工期為4.5年,預計2013年建成。
興隆水利樞紐位于漢江下游湖北省潛江、天門市境內,距丹江口樞紐378.3公里,距引江濟漢出口3公里。主要由泄水建筑物、通航建筑物、電站廠房、魚道和兩岸連接交通橋組成。總庫容4.85億立方米,灌溉面積可達327.6萬畝。工程靜態(tài)投資30.49億元,預計年發(fā)電量為2.25億度。
2009年2月26日,興隆水利樞紐工程正式開工,同年12月26日順利實現了漢江截流2010年4月泄水閘、電站、船閘等主體工程開工,隨后右岸交通橋、金屬設備結構、電站機電安裝與調試等項目相繼開工。迄今為止,未發(fā)生一起重特大安全、質量責任事故。工程進度、質量、安全處于全面受控狀態(tài)。
作為國家在建設南水北調中線主體工程同時興建的四大補償工程之一,興隆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后,將產生多方面的積極作用。工程能夠抬高漢江枯水期水位,改善兩岸現有灌區(qū)的自流引水條件,使灌溉面積由196萬畝提高到327萬畝;可渠化漢江主航道76千米,提高航道等級,大大改善漢江的通航條件;工程還具備一定的發(fā)電效益等。
工程建設過程中,注重采取了相應的環(huán)保措施,以減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如:使用平流式沉淀池對砂石料加工廢水進行沉淀處理;采用間歇式自然沉淀處理的方式處理混凝土系統(tǒng)生產的堿性廢水;選用低噪音設備和工藝、深夜停止高噪聲施工設備運作等措施進行噪聲防護;采取安裝除塵設備、對場內交通道路灑水等措施保護空氣質量;設置導墻式魚道,有效了消減工程對漢江魚類資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