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性、季節性缺水問題日趨嚴重,長株潭城市群用水總量已逼近控制紅線指標。水利大省湖南如何進行水利改革?昨日,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分組審議了省人民政府關于全省水利改革發展情況的報告。
由于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我省區域性、季節性缺水問題日趨嚴重。與此同時,水資源管理方式粗放,供需矛盾日益凸顯。
據統計,2009年湖南省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173立方米,是全國103立方米的1.67倍。2010年,全省用水總量達到323億立方米,接近全省控制用水總量336億立方米。特別是長株潭城市群區域,已逼近控制紅線指標。
此外,河湖水域遭侵占和河道亂采、亂挖、亂棄等現象比較嚴重,影響水域和河道的防洪、排澇等功能正常發揮。同時,全省仍有2100萬農村人口存在飲水安全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湖南省水利廳提出,在今后5到10年,將基本建立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總量控制制度,全面建立覆蓋省、市、縣三級行政區域的取水許可總量控制指標體系。
將全省年用水總量控制在336億立方米以內。大力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強水資源保護,全省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75%以上,飲用水源保護區水質達標率不低于98%。
其中,將重點加強防汛抗旱減災能力建設,確保特大干旱時能滿足人畜飲水需求,并加快洞庭湖治理。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建設,2020年前基本實現村村通自來水。
通過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對各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主要指標的落實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門,作為地方政府相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推進以湘江為試點的流域管理體制改革,在湘江率先實行流域管理,并適時推動資水、沅水、澧水和其他重要流域的管理工作。推進區域水務管理一體化,2012年長株潭城市群全面完成水務一體化改革。
以長株潭城市群為重點,率先建立城市生活用水階梯水價制度,建立工業、服務業用水定額、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制度。記者趙晶 通訊員路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