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篇題為《救救民治水廠》的帖子引起人們對寶安區民治水庫的關注,此前多次被呼吁的民治水庫水源污染問題再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作為民治街道的備用水庫,民治水庫所面臨的污染問題亟待解決。此外,民治街道何時能加入全市統一的自來水管網,也為周邊居民所翹首企盼。
污水流入市民揪心
在這篇名為《救救民治水廠》的帖子中,作者展示了自己拍攝的民治水庫照片,可見渾濁的水從管道流入水庫,周邊的空地上堆放著建筑和生活垃圾。作者在帖子中提到:污染水源多隱藏在水庫深處,2007年他就投訴過這一問題,至今沒有回應。
昨日下午,記者從梅坂大道方向進入民治水庫。水庫的擋土墻和防護網有一個巨大缺口,幾天前下過的雨將泥沙與部分生活垃圾被沖刷進水庫的源頭。關于擋土墻和防護網的破壞,民治環保所和街道辦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豁口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此前修建梅坂大道,截斷了水庫擋土墻。此后針對修復問題,街道辦與環保所與市交委多次協商,但均無結果。
在擋土墻豁口旁,水庫源頭的空地被一所垃圾收購站占據,平時堆滿了各種垃圾。在流向水庫的灘涂上,還可以看到飲料瓶和塑料袋等生活垃圾。踩著泥濘不堪的土坡,記者下到梅坂大道的橋下,看到有三個排水管,此外,在水庫周邊還可以找到幾個隱蔽的排水管,正是這些管道將污水傾瀉進民治水庫,其中有的管道已經有了七八年的排污歷史。
因為民治水庫是民治水廠的水源地之一,周邊的居民紛紛擔心民治水庫被污染的水源會成為自己的飲用水。家住南景新村的居民王先生反映,家里的自來水時常呈綠色,并散發出很大一股氣味。他懷疑正是民治水庫被污染導致的。此外家住樟坑二區的居民李先生也反映淋浴時龍頭流出的水發黃,還存在水壓不足等問題。
神秘源頭苦尋無果
昨日,記者從民治環保所了解到,環保部門曾聯合水務部門對民治水庫的污染源進行多次排查,但均一無所獲。近日,環保部門和水務部門正在醞釀新一輪的尋找污染源頭行動。
針對居民們擔心的民樂工業園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污染水庫的問題,環保部門曾進行專門的調查。根據他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民樂工業園內以組裝加工為主,極少產生工業廢水。根據每日水車運出的廢水量,幾乎沒有工業廢水排放。環保部門也曾打開民樂工業區的所有井蓋檢測,根據工業區內每日產生的生活污水流量和現實流量以及流入民治水庫的污水量相對比,同樣排除了民樂工業區內生活污水流入的可能。此外,環保部門每周至少一次監測流入民治水庫的污水狀況,共找到了七個暗管,一路摸排到坂田,仍然沒能找到污水排放的源頭。
民治環保所負責人告訴記者,民治水庫是由村里自行建設,周邊環境多次變動,因此初始的管網資料已經不準,難以判斷污水走向,此前梅坂大道的施工更是讓流入水庫的水“拐了個彎”。近幾日,環保部門正計劃聯合水務部門共同行動,先將民治水庫內七個暗管堵住,觀察污水回涌的位置,從而判斷污染源頭。同時聘請第三方公司人員,攜帶專業設備進入管道內反查,測繪出水庫周邊管道的具體分布。
自來水并網仍陷僵局
民治水庫開建時,市政自來水尚無能力供應民治地區的用水,因此村內自行修建了民治水庫和水廠,并鋪設了供水的管網。由于年代較早,工藝落后,采用的管道大多為鍍鋅管,如今普遍老化。“往往居民用10噸水,管道要額外損耗掉兩噸。”民治街道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也是造成水質低下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民治水庫的供水令人難以安心,民治街道早就計劃將供水系統并入水務集團的自來水管網。但由于補償價格等原因,雙方談判進展緩慢,目前仍陷入僵局,周邊居民用上自來水的日子尚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