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yk2w"></ul>
    <ul id="oyk2w"><tbody id="oyk2w"></tbody></ul>
  • <strike id="oyk2w"><s id="oyk2w"></s></strike>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每噸虧3塊5 天津淡化水價"高得離譜"掛賬供應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5-23  來源:新京報  瀏覽次數:503
        今年初,嚴重缺水的天津市在全國率先試驗將海水淡化水成規模輸入市政供水管網系統。天津市把海水淡化作為產業發展以解決城市供水需求,目前已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總量,約占全國的41%。專家認為,海水淡化是避免過度倚賴地表引水工程的戰略補充。
        不過,從天津的實踐來看,成本、技術、政策等一系列原因,仍是海水淡化產業的瓶頸,而這些問題尚無經驗可循。而公眾關注的津水濟京的問題,也顯得遙遠。
        據報道,國家發改委正在制訂《海水淡化“十二五”規劃》以及一系列鼓勵發展海水淡化的政策,有望在下半年陸續推出。
        “我頭疼怎么把水賣出去。”天津市水利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周潮洪,陷入了“困境”。
        每天,約有6000噸的海水淡化水輸入天津市漢沽區的市政供水管網,每噸價格為8.15元。而天津市民用水價每噸4.6元。
        周潮洪說,如果只在漢沽區漲水價,顯然對這里的居民不公平。
        在一次天津水資源內部會議上,天津市水務局下屬的濱海水業集團代表抱怨:“這水我們真不想要,但還得接著。”每接一噸水,虧3.55元,他們暫時對每天輸入的高價海水淡化水的差價,掛賬處理。
        5月22日,周潮洪說,目前對于淡化水的使用還沒有相關政策,水價以什么標準,是否進行政策補貼等細節,還在等待國家發改委給出指導意見。
        【缺水】
        缺水逼出節水城市
        “像電影《少林寺》里的僧侶練功一樣。”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下稱海淡所)退休所長李長建回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和一幫市民常拎著大鐵桶,浩浩蕩蕩去天津市啤酒廠排隊打水,“打了好些年”。
    海河水口感苦澀,當年民諺“天津四大怪”之一,“自來水,腌咸菜”。
        當時天津市限制開采地下水,以防地面沉降和海水滲入。但啤酒廠不受限,因為用海河水沒法釀酒,于是大家都到啤酒廠打水。
        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海河上游建起了為北京供水的密云水庫、官廳水庫、十三陵水庫,為保定、石家莊、邢臺、邯鄲供水的水庫也相繼建立,困擾海河的水患基本沒了,但下游河道也基本干涸。
    連喝咸水都難以為繼,天津市民怨聲載道。國務院遂啟動引灤入津工程。
        在1983年的引灤入津工程通水典禮后,政府發給每戶市民一包茶葉,媒體描述,當時“天津人掉著淚”,喝上了久違的茶水。
    但缺水問題仍未緩解。
        天津市水利局長王宏江介紹,經天津入海的水量,已由上世紀50年代的年均140億立方米,降至現在不足10億立方米,且污染嚴重。
        天津市科委數據顯示,目前天津人均水資源占有量160立方米,為全國的1/16、世界的1/50,屬重度缺水地區。即便加上外調的水源,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也只有370立方米。
        2000年春大旱,上游供水只能維持到當年10月,國務院決定引黃濟津,自山東輸水以解燃眉。
        缺水的天津,多次提高水價,實行不同行業不同水價。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已達87.9%。
        2010年底,天津成為中國首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范市”。周潮洪百感交集,“這是讓缺水逼的”。
        【尋水】
        南水北調不如渤海尋水?
        引灤入津、引黃濟津工程,是當下天津主要的城市水源,灤河水和黃河水分別需奔流234公里、440公里入天津市。
    引灤工程目前年輸水能力10億立方米。據國家水利部網站數據,2010至2011年度,引黃濟津向天津供水4億立方米。
        這仍不夠。在4月6日舉行的“2011海水淡化及水再利用國際研討會”上,天津市科委副主任李寶純說,到2015年天津市年需水量約45億立方米,僅濱海新區需水就達6億立方米。
        盡管缺水,不過天津對終點為天津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興致不高,并曾在本世紀初用文件形式提出,不用東線水。這條長約1156公里的輸水線,流經蘇北、山東一些污染已成頑疾的地區。因治污問題通水計劃推遲5年,預計在2013年通水。
        2001年,時任水利部部長的汪恕誠在發言中表露,天津“對南水北調東線的水質不放心,對水污染能否治理好不放心”。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仍在建。據《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天津市在中線工程分水量為10.15億立方米,世紀可收水8.63億立方米。
        天津大學教授王世昌認為,蓄水、跨流域調水等傳統措施,只能實現水資源的時空位移,解決部分地區缺水問題,不能增加水資源總量,難以全面解決缺水的根本問題。
        另一個則是水價高昂的問題。據《光明日報》2000年的報道,時任水利部南水北調規劃設計管理局局長的張國良透露,南水北調工程實施后,長江水流到北京,每立方米水將達20元以上。當時另有媒體估算,引水成本達18元每噸。
    因南水北調中線的工程造價分攤,天津市水務局今年初再次上調水價。
        天津市科委社會發展處的工程師楊超英認為,南水北調水價高,水量也有限,迫使天津將目光移往東方,向渤海尋水。
        【“B計劃”】
        淡化水價“高得離譜”
        上世紀70年代,為緩解天津的飲水難題,除引水濟津工程,中央政府還有一項“B計劃”———就近利用海水、淡化水。
        當時,中國已著手嘗試海水淡化技術,解決海島、軍艦的飲用水問題。海淡所前所長李長建說,那時技術不成熟。1979年,海淡所立項,1984年成立,是中國惟一專門從事海水利用技術和發展戰略研究的國家級科研機構。
        李長建介紹,海淡所剛成立,便遇到引灤入津工程竣工,海水淡化遂成為“戰略儲備技術”。而關鍵原因是,當年海水淡化成本極為高昂。“高得離譜”,李長建回憶,以當時的成本約為20元每噸。
        到上世紀90年代初中期,海水淡化成本降到一噸七八元,但居民月工資不過70元至100元。若一個家庭一月用10噸水,就要花掉一個月工資,“顯然太貴了”。
        還有觀念問題。李長建說,當時水資源還沒在社會上提到“危機”高度。
        在很長一段時間,自來水是社會福利,長期維持在8分錢一噸。沒洗衣機、熱水器,一個家庭一個月用不了5噸水。水費是象征性支出。上世紀90年代之后,自來水價格逐漸上漲,漲到4毛、8毛、1元,到現在4元多。
        此外,當時大家對淡化水也有擔心。上世紀80年代末,李長建到大連長海縣推廣技術,遇尷尬“他們害怕喝了海水淡化水,頭發會變紅,眼睛會變藍。”
        幾十年來,世界海水淡化技術獲突破性進展,成本迅速降低,至今日僅為5元/噸的水平,水質也大為提高。
        “海水淡化水和南水北調來水成本一比,反而優勢很大了。”李長建說。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陳連增日前介紹,中國海水淡化產能已從10年前的每日3萬噸增至目前的60萬噸。浙江、山東、天津等沿海省市相繼建成一批日產萬噸至十幾萬噸的海水淡化工程。
        每噸虧3塊5 天津淡化海水掛賬供應(2) 天津將淡化水小范圍入戶,成本高昂問題待解決,是否補貼尚無政策  (上接A18版)
        【現狀】
        工業用得多居民喝得少
        目前,在天津的超市,貨架上擺有灌海水淡化水的瓶裝水,價格與普通礦泉水差不多。數據顯示,目前天津市場上約有25%的桶裝水是淡化水。
        但其產量與城市用水相比,微不足道。海淡所總工程師阮國嶺說,僅天津市主城區的日用水量就約為160萬噸。
        海淡所副總工張耀江介紹,目前天津已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總量為21.7萬噸/日,約占全國的41%。主要由4個比較大的海水淡化項目構成。
        其中,北疆電廠已建成日產10萬噸海水淡化設備機組。其大股東國投電力公司工作人員4月9日說,一期工程另有日產10萬噸機組即將建成,而預計興建的二期工程日產20萬噸。
        建成后,北疆電廠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海水淡化項目,除小部分企業自用外,大部分將面向工業及民用用戶。
        天津市水利科學研究院總工周潮洪介紹,正是這套設備的產水進入了漢沽區的市政供水管網。
        由新加坡投資7.5億元建設的大港新泉海水淡化公司,于去年投產,裝機容量日產淡化水10萬噸,主要面向工業客戶“大乙烯項目”供水。
        另有天津開發區的日產1萬噸能力,以及大港電廠的日產6000噸能力。
        不過阮國嶺說,現在這些淡化水基本就地消化,還談不上向天津主城區居民供水。
        【癥結】
        高昂的成本
        “還是太高了!”3月30日,南水北調政策及技術研究中心官員考察海水淡化水狀況后,對水價發出感嘆。
        北疆電廠目前海水淡化每噸水成本約4元,通過水處理,用專用輸水管網運往自來水廠原水池,運行成本增加了3.6元,目前售價暫為8.15元/噸。
        天津市水務局的數據顯示,現在引灤入津的原水價格為1.75元/噸,加上處理工序、管網折舊,總成本約4元/噸。今年的居民用水價格為4.6元/噸。
    貴了幾乎一倍的淡化水,被供水企業抵制。
        濱海水業集團代表在調研會議上提出,高出的價格誰來消化,由政府補貼,還是分攤到消費者水費中?他說在國家發改委未給出明確答復前,水務企業不可能大量接收這樣的高價水
        目前,日生產能力10萬噸的北疆電廠僅向漢沽區日供水6000噸,且采取掛賬形式售水。
        北疆電廠一名依姓工程師介紹,目前項目主要面向正在發展中的濱海新區,作為水資源儲備,供應給未來有需求的工業企業、民用水廠。
        工業用水價格方面,大港新泉海水淡化公司的辦公室主任杜文華介紹,該公司與“大乙烯項目”的協議水價為6.1元/噸,暫低于天津市工業用水價6.6元/噸。
    杜文華說,但其海水淡化成本是7.6元/噸。他們希望談判調價至7.6元,不過對方抵制,談判陷入僵局。
    還有一些因素左右海水淡化水的成本,
        據阮國嶺介紹,海水淡化成本中,能源成本占到了1/3。“海水淡化就是以能源換水源”,能源價格上漲,海水淡化成本也跟著上漲。
        阮國嶺和張耀江均表示,渤海灣由于水體污染嚴重,如使用反滲透膜技術,相對水質更好的廣東、海南,每噸成本要高0.6元至1元。
        膜技術是中國的短板。張耀江介紹,目前國內的反滲透膜技術還達不到世界尖端水平,成本及滲透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
        周潮洪認為,價格問題已成為“可解決的問題”,中國缺水是客觀事實,淡化水成規模進入市政供水管網是遲早的事,“天津走到了全國海水淡化的最前列,面對的一些情況尚無經驗可循”。
        【舊疾】
        老管道難流新水
        因今年春節前幾次檢測出水質不穩定現象,濱海水業集團決定臨時停用淡化水,春節后,又恢復了供水。該集團的代表說,如果老百姓喝水后肚子疼,公司就完了。
        海淡所副總工張耀江稱,目前使用的蒸餾及反滲透膜技術,出來的海水淡化水比一般的水還純凈,不可能出現細菌污染情況。
    但因過于純凈,與普通自來水相比PH值更接近7,也就是相對更酸,因此在傳統鐵管中輸送時,可能會溶解鐵管內部的碳酸鈣或鐵銹,造成出水有雜質或水色黃。
        周潮洪說,這需要對市政供水管網進行現代化的PVC改造,取代老舊的鐵管輸送。而這是一個龐大的、任何企業都無法單獨完成的工作。
        目前,天津市水務系統對進入漢沽區水廠的淡化水,實行海水1普通水3的比例,進行混合,以減少其對管網的腐蝕。濱海水業集團代表說,由于沒那么多普通摻混水,漢沽區水廠每天最多能接收1萬噸淡化水。
        海淡所技術開發處處長王國強介紹,目前,世界上使用海水淡化水較為成熟的為澳大利亞、西班牙、美國等,其摻混比例通常是1:5以上,有的甚至在1:10以上,這樣混出來的淡化水與普通水幾乎沒區別。
        此外,海水淡化水的后期處理也是專家關注的焦點之一。
        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工程院院士高從堦的研究結果表明,海水淡化后的高鹽度海水排放,“直接影響生物的生理功能”,“干擾食物鏈”。
        目前,天津北疆電廠向其附近的海水鹽場免費送濃海水,從濃海水中可提取鉀、溴等工業原料。
        王國強擔心,沿海地區土地寸土寸金,不可能有那么多鹽場去消化更多的濃海水。而如果濃海水排放問題不解決,將會限制海水淡化產業的規模。
        【未來】
        可與自來水競爭?
        天津市水利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周潮洪介紹,海水淡化水尚未進入市政水資源的統一部署,水質出廠標準、水價補貼等政策都未出臺。相關發展規劃還沒有具體方案。
        據了解,相關政策細節仍在國家發改委討論階段,尚無明確信息。
        根據國家《海水利用專項規劃》發展目標,到2020年,中國海水利用對解決沿海地區缺水問題的貢獻率將達到26%~37%,全國海水淡化能力將達到每日250萬至300萬噸,基本能與自來水相競爭。
        水利部部長陳雷今年4月15日在中國水戰略與水安全高層論壇上表示,中國將嚴控用水總量,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大海水淡化、中水回用、雨水集蓄利用等非常規水資源開發。
        海淡所總工程師阮國嶺說,海水淡化產業在巨大的機遇面前,也存在一定風險和不確定性。
        中國脫鹽協會秘書長郭有智認為,海水淡化對于國家水安全能起到很好的戰略補充作用,國家應予以政策方面引導和支持。
        今年兩會期間,天津市長黃興國強調天津仍把海水淡化作為產業發展方向,“將來完全能夠做到在更大范圍內提供淡化海水”,由此,媒體也再次聚焦天津向北京輸送淡化水的可行性。
        李長建介紹,2002年曾有北京的相關單位搞過一個論證,結果認為超過50公里以上的輸水管線會導致水價成本較大上升,除非絕對缺水,否則不可行。
    北京市水務局宣傳部門官員就此接受記者詢問時表示,尚未看到類似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而且跨省區輸水需要上級統一安排。
        他說北京水務系統目前正以每噸1元多的價格向企業推廣再生水,6.8億噸的量占到北京總用水量的18%,海水淡化水“讓天津先做著吧”。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影院| 日本尤物精品视频在线看|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拍|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国产精品H片在线播放|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亚洲A∨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动漫|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色老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99RE久久精品国产|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 国产三级久久精品三级| 99re视频热这里只有精品7| 91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精品高潮呻吟99av无码视频| 999任你躁在线精品免费不卡|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久小说|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 久久精品99香蕉国产|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