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鄭州市區還有不少市民在承受著吃水難、洗澡難的痛苦。
雖然對于降壓供水,鄭州市自來水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自來水公司)給出了很多客觀理由,但對普通市民來說,何時能正常用水,生活何時能恢復常態,才是他們想亟待解決的現實難題。
他們向自來水公司提出五個問題,要求自來水公司道歉,并就恢復正常供水給出明確的時間表。
昨天,自來水公司在發給本報的一份情況說明中表示,對近期部分區域出現的水壓不足問題給廣大市民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并表示6月初將逐步提升管網壓力。
追問
1問
長達半年的降壓供水,為何沒有提前告知?
去年11月以來,鄭州市區多個社區的居民都發現家里的水壓很低,熱水器打不開,有的連吃飯的水都沒有。
起初,他們以為是近期市區修路較多,水壓受影響所致。但看了商報報道,他們才知道,是自來水公司降壓供水所致。
連日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疑問:為何降壓供水長達半年,自來水公司沒有事先告知?也沒出面解釋?
對此,自來水公司稱,在降壓供水之初,他們通過新聞媒體、網絡發布了降壓供水的通知,同時通知物業公司告知居民相關信息,還在一些居民樓樓洞口張貼了通知。
但在記者采訪中,很多市民表示,他們從來沒收到過有關降壓供水的通知,也沒見過小區內張貼類似的告示。家住橄欖城的一位居民還親自問過物業公司,但物業公司也不知道咋回事。
市民認為這是自來水公司逃避責任的一種托辭,“即使如他們所說的有通知,但沒讓大多數市民知曉,也是無效通知,這是他們不負責任、工作不到位的表現。”
2問
市民連續反映問題,為何久拖不決?
很多市民反映,發現水壓變小后,他們曾通過多種途徑向自來水公司反映情況,同時也向鄭州市有關部門投訴,但此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住在豐慶路附近的一位市民表示,他多次撥打自來水公司的客服熱線,對方都說是小區物業公司的問題,直到商報報道后,自來水公司才承認是降壓供水所致。他頗感納悶:明明是水壓不夠,自來水公司卻把責任推到物業公司身上,這是不是一種欺騙?
對此,自來水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水壓較小的確有一部分是因為小區二次供水所致。本來壓力還夠,物業公司二次供水時一抽水,管道里的壓力瞬間減小,多層住宅住戶用水就受影響。
至于為何沒給市民一個合理的回復,這名負責人表示,管網改造需要一個周期,要想真正解決問題,恢復到爆管之前的水平,非要等到6月初,說再多都沒用。
部分市民對自來水公司的說法表示不解,他們說,普通市民也不是不講道理,要是自來水公司解釋清楚了,市民也能理解,但自來水公司這樣藏著掖著,讓他們很不解。
3問
降壓供水是不是為了降低供水成本?
外地有自來水公司為了節約成本而選擇人為降壓供水,深受用水痛苦的市民,將二者進行了聯想,他們也想知道鄭州自來水公司降壓供水是否也有降低供水成本的考慮。
對此,自來水公司進行了否認。“降壓供水并不能降低成本,因為這根本省不了多少電,而且供水講究規模效應,供的水越多,成本越小。”這名負責人表示。
藍鉆小區居民申先生說:“但愿自來水公司如其所說。如果真是為了降低成本,自來水公司就是以犧牲公眾利益來謀私利,那樣就太霸道了。”
4問
恢復正常用水有沒有時間表?
降壓供水持續半年之久,市區20多個社區數萬居民用水受影響,生活極為不便,他們最關心的是,這樣的痛苦生活還要持續多久?啥時候才能正常用水?
昨天,自來水公司在發來的說明中稱,目前柿園水廠、白廟水廠(注:中法供水有限公司)的出廠干管已進入碰通施工階段,并于4月18日起第一次進行碰通,5月底前再進行兩次施工后改造結束,6月初將逐步提升管網壓力,屆時鄭州市水壓不足區域將隨之縮小。同時自來水公司已對主要干管、重點區域管網等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已形成具體的更新改造方案,將分批對問題管網進行改造。待管網隱患解決后,低壓區域受影響用戶的用水現狀將會有所改善。
5問
怎么給受影響市民一個交代?
未來路鳳凰苑小區居民張女士看到商報的追蹤報道后,感覺自來水公司缺乏誠懇的態度,對自己的服務不到位沒有表現出一絲的歉意。她認為自來水公司應該向所有用水受影響的市民道歉,然后認真組織整改,加快工程進度,早日恢復正常用水。
帝湖花園居民魏先生表示,他曾在某論壇里見到自來水公司的主管部門鄭州市城市管理局發布的一份“情況說明”,里面有一句話——“對廣大市民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但他認為這不是正式的道歉。此外,此次事件的責任主體自來水公司,更應該向市民公開道歉,“這才是敢于面對問題的正確態度”。
昨天下午,自來水公司向商報發來一份情況說明,“對近期部分區域出現的水壓不足問題給廣大市民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并表示,市民在用水方面出現問題,可隨時撥打供水服務熱線67680000,自來水公司將積極為用戶解決。
觀點
公共服務機構不盡責應該追責
針對鄭州市長期大面積降壓供水,在微博里也引起激烈討論。
著名微博博主杜紅超直言,鄭州自來水公司大面積降壓供水,導致部分居民長達數月甚至半年無法正常用水,是自來水公司經營能力低下、服務意識缺失和政府缺乏水市場意識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他認為,承擔了公共服務職責的機構,如果不盡責,就應該被追究責任。
曾進行過多次公益訴訟的鄭州市民趙正軍表示,《河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第十八條規定,供水等公用企業應當按照國家規定以及與消費者的約定提供商品和服務,并遵守下列規定——對設備進行維護、檢修影響公用服務正常運行,應當提前三日告知消費者,如果沒有事先按規定公告,就應承擔相應責任,消費者可以向工商部門申訴請求自來水公司賠償損失,工商部門也可以對其進行處罰。
反思
“重在為民”,為民了嗎?
省委書記盧展工曾多次強調,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要堅持“四個重在”,而其核心是“重在為民”。
“為民”就要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的實際利益、具體利益。
對此,藍鉆小區居民呂先生認為,從這次降壓供水事件來看,自來水公司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
他說,在這個問題上,自來水公司也許有成千上萬個理由,但所有這些理由,都不應以犧牲居民和用戶的生活為代價,降壓供水持續這么長時間、影響這么大區域和這么多用戶,連個解釋都不給,顯然是沒有把普通百姓的生活放在心上,也就沒有真正做到“為民”。
“在沒有切實解決市民的用水難問題之前,所有的理由都是借口。”他說。
“關鍵在做”,做了沒有?
眼下,河南全省上下都在為建設中原經濟區而努力,而在建設中原經濟區的過程中,怎么實現宏偉藍圖,盧展工書記強調“關鍵在做”。
他認為,認真做、做得好,就會有好的結果;不去做、做不好,就什么都不會有。要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做起,從能夠做的事情做起。
但自來水公司“做”得怎樣?紫荊小區居民李大爺說,一聲不吭就降壓供水,這么長時間不給一句解釋,媒體報道后無法躲避了才出面回應,讓這么多人吃不上水、洗不成澡,一句道歉都沒有,自來水公司“做”了什么?
除了質疑自來水公司在“做”的方面有欠缺,他還認為主管部門鄭州市城市管理局,還有其他政府部門,以及街道辦事處、社區在“做”的方面也處于懈怠狀態,“這么長時間、這么大面積降壓供水,老百姓生活受這么大影響,這些部門和官員難道一無所知?如果是這些官員所在的小區吃水困難,這個問題還會拖到現在得不到解決嗎?”
他認為,“關鍵在做”體現在公共服務方面,不僅僅是自來水公司一家的事,任何政府部門及街道辦、社區負責人都應該有一份責任。一旦有一個人了解到這個問題,就該按照鄭州市委書記連維良提出的“首問負責制”要求的那樣,一追到底,給百姓一個滿意的答復,只有這樣才真正“做”了,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