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興區龐各莊鎮李家巷村瓜農劉國強來到瓜棚內,在蓄水桶中倒入肥液,灌滿水后,打開滴灌閥門,就放心地回家吃飯了,飯后不久,依靠重力作用完成了瓜秧澆水和施肥。老劉說,他通過應用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推薦的重力滴灌施肥技術,每畝西瓜可節水115立方米,節省肥料26公斤,減少用工4個。
據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介紹,針對水資源短缺這一現狀,北京市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十一五”時期,通過實施都市農業基礎建設的田間節水配水工程,采取農藝節水、工程節水和管理節水相結合的綜合節水措施,農業用水總量由2005年的13.2億立方米降至2010年的11.6億立方米,占全市用水比重由38.3%降至2010年的32.5%,實現農業節水與農民增收雙贏。
作為“十二五”開局之年,今年北京市將農業節水目標定為,建立高標準節水示范基地210個共計4.3萬畝,示范基地畝均節水20%以上;節水技術覆蓋率達80%,培訓農民1.1萬人次,實現總節水3500萬立方米。
圍繞該目標,北京市今年將開展耕地灌溉情況調查等5大專題調研;實施都市農業走廊綜合節水等4大節水工程;重點推廣應用13項節水技術,其中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示范推廣耐旱品種、免耕播種等4項節水技術;番茄、西瓜等瓜菜作物,示范推廣滴灌施肥、重力滴灌施肥等5項節水技術;蘋果、梨等優質果品,示范推廣環繞滴灌施肥、膜側溝灌施肥等4項節水技術。作為技術儲備,本市將開展糧田實用節灌設施篩選、蔬菜和瓜果水肥一體化精量控制、痕量灌溉系統農業應用等9項節水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