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湖北日報消息:(記者孫濱、涂亞卓)作為武漢市的后備飲用水源基地,東湖因污染被放棄了,湯遜湖幾年間水質也從三類水變成四類水,不能滿足需求。昨日獲悉,洪山區10名人大代表聯名建議案提議:立法保護一個湖泊,作為后備飲用水源基地。
來自中國地質大學的李長安教授說,隨著長江沿岸工業的快速發展,長江運輸日益繁忙和船舶噸位的不斷加大,近年來,長江水污染事件時有發生。在“百湖之市”的武漢市,東湖和湯遜湖因為缺乏法律的有力保護,均已不能滿足后備飲用水源基地的要求。
而目前,中心城區38個湖泊中,現狀水質為劣五類的湖泊共20個,現狀水質為五類的湖泊共10個,現狀水質為四類的湖泊共7個,現狀水質為三類的只有嚴東湖1個。
人大代表們建議,作為后備飲用水源基地的湖泊,應至少可滿足武漢市居民10日的用水,并具有原生態環境。應通過立法,對該湖泊水質進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