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全球水資源日益緊張,香港特區政府正進行大型研究,制訂長遠策略,以應付未來的用水需求,預計今年底完成。香港特區政府環境運輸及工務局長廖秀冬1月10日表示,海水淡化成本高昂,但隨著科技發展,成本將會下降,有望成為香港長遠其中一項供水來源。不過,按特區政府估算,若要供應全港市民的用水,投資額涉及500億港元。
??? 香港的自來水目前兩大來源是東江水及水庫存水,每年耗水量約10億立方米。香港水務署指出,若要以海水淡化方式生產淡水,要供應全港使用,就要500億港元投資,還未包括營運成本。
??? 據了解,特區政府目前正進行研究,探討其它供水方法,包括再生水、海水淡化及本地收集雨水等,避免過度依賴東江水。
??? 廖秀冬表示,香港地少人多,擴大集水區并不可行;再生水成本高昂,市民也未必接受;海水淡化目前成本雖高,但有下降趨勢,如配合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使用,有助降低營運成本,她形容是“有希望的方向”。
??? 特區政府早前于屯門完成了為期一年的海水淡化試驗,結果顯示,在香港以反滲透方法進行海水淡化在技術上可行,但成本高昂,每立方米7.8~8.4港元,比目前每立方米東江水成本4.5港元最多高出約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