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泉州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供水量日益增加,供水管網規模不斷擴大,合理利用高科技手段和技術來指導和輔助生產實現信息化,是供水企業建設的首要選擇。自2008年以來,泉州市自來水有限公司根據當時的狀況和今后的發展,決定進行供水管網地理信息和公司生產調度系統建設。2009年11月,向社會公開發布“地理信息系統招標”邀請,2010年6月,與武漢中地研發企業簽訂項目建設意向書,2010年7月,泉州市自來水公司供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投入試運行。
該系統首期在中心市區主供水管網建19個壓力監控點,主要布設在少林路、城西路、城北路、寶洲街、田安路等市區口徑在800毫米以上的主供水管網上,工作人員通過了解地理信息系統平臺數據,掌握管網運行情況,比如管網壓力低于設定限度時,系統會提示“報警”,工作人員就可判斷是否爆管漏水、哪里漏水,第一時間獲知情報,然后指揮搶修人員及時搶修,將對居民用水的影響降至最低,使水量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通過這個系統的科學調度,還能做到供水管網爆管時,科學準確地定位和關閉閥門,把停水影響片區降到最低限度。
今后,泉州市自來水公司將以地理信息系統為基礎,整合完成公司所有與供水管網運行相關的平臺,完善管網及附屬設施數據,充分運用水壓、水質、水量等運行數據,通過建立數據維護制度,規范錄入操作程序,培養專業GIS管理隊伍,建立一個能快速提供真實準確的供水管線信息,并能實現快速查詢、事故處理、科學調度,最終使該系統充分發揮其巨大功能,成為既能指導生產又能促進管理的大型信息平臺,促進泉州的供水事業得到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