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嶺水廠、南郊水廠和臥虎山水庫建立了水源水質高效凈化應急處理技術體系。鵲華和玉清兩大主力水廠正加快工藝升級改造,可深度處理解決黃河下游引黃水庫高藻、高有機物、微污染水質問題。“十二五”期間還將在有條件的小區試點分質供水。
市市政公用事業局供排水監測中心申報濟南第三個、全國供排水行業第一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消息刊發后,引起很多市民關注。申報該中心能給百姓帶來什么好處?記者今天采訪有關人士了解到,申報過程也是濟南供排水行業搭建“從源頭到龍頭”全過程飲用水安全保障研究、開發、應用和產業化技術平臺的過程,其成果可有效促進黃河中下游水質污染問題的解決,讓群眾真正喝上“放心水”。
有關專家表示,我國75%的地表水源水廠仍在使用以去除水體顆粒物和細菌為主要目的的傳統常規處理工藝,難以有效去除氨氮、微量有機物、致病原蟲等污染物,更難以有效應對突發性水源污染事件,23%的水廠采用簡易處理甚至未作處理。91%的地下水源水廠未采取任何處理措施,直接把地下水供給用戶。目前,我國約4億人的飲用水處于不安全狀態,飲用水引起的傳染病占全國傳染病的80%左右。
作為黃河下游地區多水源切換的城市,濟南近幾年來格外重視飲水水質安全保障。目前,濟南正積極搭建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平臺,并積極申報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關人士認為,濟南已具備組建該中心的顯著區域優勢、突出的科研條件、領先的行業優勢以及廣泛的資源基礎。該中心組建運行后,將以促進飲用水產業發展和全面提升供水水質為目標,不斷推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通過關鍵技術集成運用和示范工程建設,可實現飲用水水質達標,明顯改善黃河中下游城市飲水安全狀況。
年內,濟南市各主要水廠可實現飲用水深度處理。分水嶺水廠、南郊水廠和臥虎山水庫已應用多層次互動式水質預警監控系統,建立了水源水質預警監控——— 高效凈化的應急處理技術體系,有效解決了藻類、有機物及突發污染問題。鵲華和玉清兩大主力水廠正加快工藝升級改造,預計分別于6月30日、9月30日完成并進行驗收,可深度處理解決黃河下游引黃水庫高藻、高有機物、微污染水質問題,使出廠水水質達到國家最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十二五”期間,市市政公用事業局還將在有條件的小區試點分質供水。